市民在市民樂園智慧停車場有序停車。記者鐘暢新 攝
“停車難”問題持續困擾群眾生活,特別是中心城區老舊小區、醫院、學校、商圈、景區等重點區域,給城市治理帶來巨大挑戰。為此,我市將“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進一步解決停車難問題”納入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提出各縣區結合實際新增停車泊位2.9萬個。
“小切口”撬動“大民生”,2024年以來,我市進一步提高停車資源的利用率,圍繞老舊小區、醫院、重要商圈等人員密集場區域,切實有效緩解市民停車難問題;全市新增建設停車泊位30264個,建成停車場112座,超額完成目標。
市區新建5座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5039個
位于市區江北的市第一人民醫院每天都有大量患者前來就診。過去,由于院內車位有限,就診高峰時段車輛駛入困難、院內停車位一位難求等問題給群眾就醫帶來極大不便。
為解決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惠州交投智慧停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投智停公司”)在該醫院投資建設智慧停車場,采用垂直循環立體車庫,在占地845平方米的地塊上,充分利用垂直空間,向上創造停車空間,新增252個停車泊位。目前,該停車場已投入運營。
“以前每次來看病都要為停車發愁,現在方便了很多,省去了不少找車位時間。”市民鄧小姐說。
“與傳統自走式停車場相比,停車容量顯著提升,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交投智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由于停車資源有限,群眾對醫院停車位的需求呼聲極大。2024年,該公司深挖醫院周邊空間資源,修建智慧停車場,讓市民停車順暢不堵心,提升就診效率,緩解城市擁堵。
市中心人民醫院、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隨著各醫院周邊越來越多停車場建成,“停車難”問題得到明顯緩解,有效打通了群眾就醫“最后一公里”。
不僅停車位增多了,讓群眾點贊的還有更好的服務。為進一步完善智慧停車場“場”服務功能,交投智停公司在停車場還增加了代客泊車、歸家洗車服務,讓市民享受更加豐富的停車體驗。同時,在濱江公園智慧停車場、花邊嶺智慧停車場等多個停車場新建了休息室,車主可在休息室內通過顯示屏看到自己的取車時間,以便合理安排時間。
破解老城區或人員密集場所停車難問題,如何科學管理優化資源是關鍵。該負責人介紹,2024年,交投智停公司根據10項民生實事工作任務,貫徹“重需求”“小而精”“謀合作”的發展理念,著重解決市區老舊小區、醫院、重要商圈等區域停車問題,進一步提高停車資源的利用率,提升運營管理水平,給市民帶來更優質的停車環境和服務。
截至目前,惠城區共新建成5座停車場,完成57條道路路內停車位改造和多處建筑退讓紅線公共空間、背街小巷便民泊位施劃,合計新增停車泊位5039個。
各縣區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隨著全市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不僅在市區,各縣區以及鄉鎮也出現“停車難”問題。
“以前回家找車位都要靠運氣,現在附近新建了停車場,我們停車就方便多了,而且還是免費停車。”家住博羅縣園洲鎮興華路附近的陳先生對周邊增設的便民停車場點贊道。他告訴記者,自己住的這個片區居住人口較多,加之商鋪、出租屋人流量較大,使得停車泊位成為困擾周邊居民的一個難題。
為此,園洲鎮在推進人居環境優化提升的過程中,盤活零碎閑置地、邊角地,將興華路至福園路、興華路至愛華路、九潭中心市場等周邊的閑置地、邊角地因地制宜改建成便民停車場,共建設7個停車場新增停車位1444個,有效解決周邊居民停車需求。
在龍門縣城游龍公園,為進一步提升縣域停車承載能力,該公園建設了面積約13300平方米的半地下停車庫,共設有470個車位,在扮靚城市“顏值”的同時,讓停車難問題隨之解決。
在博羅縣長寧鎮羅浮大道一側,司機趙先生正在路旁的新能源車停車場給車輛充電。他駕駛的新能源小貨車多在市內及周邊城市跑,“現在路邊的新能源停車場多了,我們停車充電方便多了,不用擔心有里程焦慮。”
記者了解到,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提出新增停車泊位2.9萬個。其中市級計劃增加泊位5000個,由市交通投資集團負責實施,其余泊位建設由各縣(區)政府負責推進。可以看到,除了市區建設目標,各縣區的任務也不少。
群眾事,無小事。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兜牢民生底線,2024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加大督導力度,加強督促相關縣區優化施工組織,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督促保障建設專項資金支付,并落實縣級財政配套資金,推動項目建設,有效緩解市民停車難問題。
惠陽區建成3座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2441個;惠東縣新增停車泊位3000個;博羅縣建成98座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17673個;龍門縣建成5座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660個;大亞灣開發區新增停車泊位1000個;仲愷高新區建成1座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451個……加上市區的5039個停車位,據市交通運輸局統計,目前,全市新增建設停車泊位30264個,建成停車場112座,各縣區年度任務均超額完成。
“多了很多停車場,不用再兜兜轉轉找停車位,心情都變好了。”市民張先生說,看著這幾年智慧停車場不斷增多,明顯感覺停車更方便了,交通秩序也更好了。
記者邱若蓉 朱麗婷 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