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惠城區教育局公布2023年秋季學期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公辦學校非起始年級“民轉公”學位數,58所公辦小學(教學點)共提供二至五年級學位1903個,4所公辦初中共提供八年級學位70個。符合條件的學生家長在8月12日9時至8月13日18時期間,可通過手機微信識別二維碼或登錄“惠上學”平臺進行學位申報。每位適齡兒童可申報一所公辦學校,一經申報成功不可更改學校。
適用對象須是2023年春季學期就讀惠城區(含市直)民辦學校非畢業班
此次非起始年級“民轉公”適用對象必須是2023年春季學期就讀惠城區(含市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以全國學籍系統數據為準)非畢業班,且符合下列三種情況之一的適齡兒童:1.惠城區非中心區(小金口、水口、三棟、汝湖、馬安、橫瀝、蘆洲等7鎮街)戶籍適齡兒童、少年。2.惠城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其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是惠州市內戶籍的,其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惠城區社保(含基本養老保險)。3.惠城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其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是惠州市外戶籍的,其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惠城區社保(含基本養老保險)及惠城區居住證。(惠城區社保、惠城區居住證要求在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間累計滿6個月。)
請家長務必于8月12日9時至8月13日18時期間,通過手機微信識別二維碼或登錄“惠上學”平臺進行學位申報。每位適齡兒童可申報一所公辦學校,一經申報成功不可更改學校。申報系統自動生成特征碼,特征碼是查詢核驗結果、搖號錄取及報名注冊的憑證,申請人須妥善保存。
8月15~16日到志愿學校遞交申請材料
8月15日至8月16日,家長須根據學校通知的時間到志愿學校遞交申請材料。所有申請人均須提供適齡兒童、少年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戶口簿;適齡兒童為惠城區外戶籍的須提供適齡兒童、少年其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惠城區社保清單(可通過“粵省事”查詢、打印),父或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惠州市外戶籍的還須提供惠城區有效居住證或居住證辦理回執。
學校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初步核對,符合條件的,由學校錄入申報系統并打印《申請確認表》一式兩份,申請人核對學校打印的信息表無誤后簽名確認并自行保存一份,另一份及有關材料復印件交學校保存,以備核查。
8月16日至8月22日,惠城區教育局將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對網上申報材料進行核驗,并初定于8月24日公布審核情況(可能視職能部門審核情況調整),申請人憑特征碼在“hzschool惠上學”小程序查詢審核情況。對審核有異議的,可于8月26日到申請學校申請復核,逾期不接受復核申請。
報名人數超過提供學位數時,搖號錄取
本次“民轉公”采用直接錄取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錄取。當報名人數未超過提供的學位數時,直接錄取;當報名人數超過提供的學位數時,則通過電腦隨機搖號錄取。搖號時間為8月27日。對直接錄取和搖號錄取工作結束后仍未被錄取的適齡兒童,不進行調劑和補錄。
8月28日,通過“惠上學”平臺反饋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結果,并由各錄取學校公示。8月29日,申請人憑特征碼,持被錄取適齡兒童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視為自動放棄學位。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因公辦學校是按適齡兒童戶籍學區劃片招生,轉入公辦學校后,如入讀七年級時仍未遷入戶籍,則只能按非戶籍生相關政策入讀(即通過積分申請公辦學校,或申請民辦學校)。
記者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