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理工學校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到惠州市橫瀝中心幼兒園開展認識實習。 圖片由學校提供
“真實體驗到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讓我對未來的職業夢想更有信心。”惠州理工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一名學生說。不久前,該校組織十余名幼教專業學生前往惠城區橫瀝鎮中心幼兒園開展認識實習,助學生以實踐增見識,知行合一。
近年來,人才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占據半壁江山的中職生就業同樣面臨嚴峻挑戰。為打好學生就業“保衛戰”,惠州理工學校打出一套“組合拳”,助力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敢于出快拳,為學生提早謀劃職業生涯
進了中職學校,是寒窗苦讀繼續升學,還是一門心思鉆研技術走入社會?對惠州理工學校的學生而言,兩者互不沖突。
該校圍繞“就業與升學并重”“對口就業率”等中心問題開展就業工作。為避免學生未來目標不明確,學校以職業規劃教育為起點,引導學生明確職業方向,制定職業規劃。該校就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生入學起,學校就將生涯發展和職業規劃理念注入“開學第一課”,根據不同學生的成長特點和發展需求,全方位、全覆蓋地推進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堂上尤其重視職業規劃課程建設,在課程設置、教材教法等方面做到與社會需求的有效銜接。
宣傳就業法規政策、分析就業形勢、講解企業管理制度、傳授面試技巧和職場人際關系應對方式……還沒畢業,這里的學生早已“預習”了這些必修課。多年來,學校通過就業指導課程,有效解決了學生就業中的常見問題,讓學生提前“走進”職場。面對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還邀請企業專業指導師開展講座,為學生融入社會做好準備。
勤于出準拳,培育實用型技能人才
陶惠帆,曾在大型集團擔任董事局主席秘書,后辭職創立廣東一見鐘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黃慶煥,因個人愛好創立炸雞漢堡品牌店,到2014年實體門店已達14家……近年來該校優秀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故事,給學弟學妹點亮了信念之燈。
這與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密不可分。為推動人才培養和就業有機聯動,學校針對性地培養更多實用型、復合型和緊缺型人才。結合實際特點,強化技能訓練,重點打造模具制造技術、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會計、市場營銷、社會文化藝術等實用性強的專業,依托自有的數控加工中心、實訓中心,形成“專業+職業+企業”的人才培養訓練模式。據悉,學校還加強校企協同育人,將素養養成貫穿學生實習全過程。
“中職機械專業實訓與工作相結合的探索與研究”“探究產教融合模式下《企業會計崗位實訓》課程的改革”……近年來,該校有多個課題通過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結題驗收。
以賽促教、以賽促訓是幫學生練好“內功”的重要舉措。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省、市技能賽,讓學生展示職業技能,并增強對專業學習的熱情。
善于出重拳,搭建平臺促進人才供需對接
直播間里,學生對著鏡頭暢聊,自信的笑容洋溢。這是學生實踐的一幕。據悉,去年12月19日,惠州市電商直播協會與惠州理工學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多年來,學校不斷挖掘就業資源、拓展崗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重點在定向人才培養、就業實習基地、人力資源提升等層面推進供需對接。
為在“開源”上出新招,主動開展走訪企業,深度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等要求,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將學校寶貴的人才庫充分對接優質用人單位的“蓄水池”。
2023年該校共有畢業生731人,直接就業人數427人,升學304人,就業率為100%;就業對口率76%。目前,該校已與億緯鋰能、TCL王牌電器、華陽多媒體等80多家企業單位建立校企合作。
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古觀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