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經濟負擔較重,大學學費對我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我想繼續學習,改變命運,實現人生價值。”近期,來自惠州農村的受助大學生小陳(化名)收到了來自愛心企業旭日集團捐贈的5000元助學金,心懷感恩,備受鼓舞。
自2005年成立“旭日慈善基金”以來,旭日集團在扶貧濟困、博愛助醫、助學助教等方面捐款超過35億港元,連續15年參與廣東(惠州)“6·30”助力鄉村振興活動,踴躍捐款,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連續14年獲“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金杯”
“治企利天下”,是旭日集團辦企、治企的重要原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勛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認為企業要發展,經濟效益是重要,同時也要踐行社會責任,不忘回饋社會。旭日集團以“兼善天下”的理念,肩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2005年,旭日集團成立“旭日慈善基金”,積極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在扶貧濟困、抗震救災、博愛助醫、興資助教等方面捐款捐物。
自2010年“廣東扶貧濟困日”設立以來,旭日集團每年捐資超過1600萬元,定向用于慰問我市五保戶、低保戶,讓廣大城鄉家庭受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旭日集團的公益事業不斷調整步伐,2021年起重點幫扶經濟困難家庭大學生,每年出資300萬元,資助惠州市困難家庭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切實保障困難家庭學生的基本生活和學習需求。
旭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2010~2024年,旭日集團連續14年獲得“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金杯”,為惠州乃至廣東脫貧攻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促進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旭日獎”成為惠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品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直以來,旭日集團將辦學育人作為公益事業的重要板塊之一,自2004年起在惠州設立“旭日獎”,每年獎勵3500名品德優秀學生、100名優秀教師,評選出優秀家長、先進學校。
20年來,旭日集團共出資2600多萬元獎勵“旭日獎”獲獎者,覆蓋范圍一步步拓展,從城市到鄉村,涵蓋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和勞動實踐等方面,獲得表彰的優秀教師、學生、家長已超過7萬名,獲得表彰的學校超過200所。
20年來,“旭日獎”就像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成長為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是惠州市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載體,豐富和拓展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的重要內容,也是未成年人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的重要途徑。
“旭日獎”已從一種獎勵機制發展成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品牌,被評為廣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范例,廣州、東莞等周邊城市教育部門及教育機構紛紛前來惠州考察學習“旭日獎”的先進經驗。
楊勛表示,值此“旭日獎”設立20周年之際,將總結經驗,完善機制,致力于將其打造成廣東乃至全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
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