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團成員在茶園調研。
在泰美“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中,有那么一群人,他們深入農村,開展產業調研、公益宣講、公益課堂……他們是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的隊員。
此前,來自廣東財經大學、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惠州學院和暨南大學等4所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到博羅縣泰美鎮開展實踐活動,為上膳泰美“百千萬工程”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三維視角探索產業發展之路
羅營村緊依象頭山國家級森林保護區,海拔較高,植被豐富,云霧繚繞,多家茶園落戶于此。其中,嵐滋茶園面積約600畝,園內種植著四種優質茶樹品種,包括惠陽清新一號小葉種,國家級品種中葉種鴻雁12號、紫芽茶以及云南大葉種,與此同時,嵐滋茶園專注于紅茶工藝的研發,其研發的紅茶氣味清甜、唇齒留香,帶著象頭山獨特山韻。
七月上中旬,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益農”助農實踐團、“國暨”青年鄉村實踐團及包裝工程學院“青春有你”實踐團、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學生志愿者分別來到羅營村,開展茶產業和碳匯農業調研活動,深度體驗摘茶、制茶,感受茶的魅力。他們通過拍攝茶產業宣傳片、開展茶產品直播帶貨等特色實踐活動,積極探索茶葉品牌宣傳與數字化營銷的有效策略。在直播帶貨環節,大學生志愿者化身網絡主播,以“故事講述+產品介紹”的形式,向廣大網友推介優質茶產品。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千人次,獲贊超5萬余人次,有效拓寬了特色農產品宣傳渠道。
調研中,大學生志愿者通過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維視角,探索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碰撞出更多創新性的產業振興模式與策略。
文化傳承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要振興,文化是靈魂。文化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的任務和價值追求,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和抓手。實踐活動期間,來自廣東財經大學的“留影南粵”“車轍尋蹤”“彩虹隊”“在祠言說”四個實踐團,分別來到車村村開展項目調研和文化探索之旅。
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車村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在車村村,實踐團參觀了鄉村振興就業幫扶車間,了解幫扶車間經營發展狀況;走訪了車村村的“最美家庭”,感受家風在促進車村和諧與傳承美德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車村御史文化園,實踐團深入了解車邦佑的生平事跡和清廉品格;實踐團成員還與村委干部深度交流,尋找車村蛻變的治理密碼。
實踐團通過挖掘車村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記錄其發展脈絡,為撰寫車村家風調研報告、編撰村史、展演村史劇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公益課堂豐富暑假生活
豐富青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點亮多彩暑假,以實踐行動為鄉村少年兒童的健康發展、快樂成長助力,這是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的一項內容。
7月12日至13日,惠州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走進雷公村,為雷公村村民帶來“與法同行,向陽而生”主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宣講。他們還為孩子們開展了漆扇藝術課,讓孩子在玩中了解非遺漆扇的魅力。
7月13日至17日,來自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節能與安全學院的大學生實踐隊策劃了豐富節目,包括活力舞蹈、體育游戲、扭扭棒手工課堂和暑期安全教育講座等,豐富了孩子們的暑假生活。
接下來,泰美鎮將繼續攜手青年力量,增進校地合作,充分發揮青年學生的活力與專業優勢,在鄉村大地上續寫實踐新篇,以青春力量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記者黃桃 通訊員泰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