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東縣多祝鎮永和村與廣東中荔農業集團有限公司“遲美人”荔枝品種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此次簽約標志著永和村荔枝產業邁入“技術升級+市場聯動”新階段,為多祝鎮“百千萬工程”注入新動能。
“企業供苗+合作社運營+農戶參與”全鏈條合作
此前,在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顧問教授及技術團隊的支持下,多祝鎮經調研論證,確定推進永和村荔枝改良產業項目。根據協議,中荔集團將為永和村提供“遲美人”優質芽苗、種植技術及銷售支持,構建“企業供苗+合作社運營+農戶參與”的全鏈條合作機制。
永和村以50畝集體土地為載體,通過高階換種改良傳統品種,預計3年內實現畝產提升30%,帶動30名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多祝鎮將全力優化土地流轉服務,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并聯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確保“種得好、賣得暢、收益穩”。
“‘遲美人’品種在成花、抗寒性等方面都很穩定,對于后期的產出我們非常有信心。”廣東中荔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黎焯鋒說。
永和村荔枝種植基地目前已有50多棵荔枝樹完成換種嫁接工作。永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建強介紹,永和村現有荔枝種植面積500多畝,缺乏先進的種植與養護手段,銷售環節也存在渠道單一、市場拓展困難等問題,希望通過此次簽約突破困境,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規劃“荔枝采摘+鄉村體驗”觀光線路
“多祝大約有2萬畝荔枝種植,這是一個比較大的產業。我們希望通過改良技術,實現產值提升。我們會積極做好各項服務,為項目的推動出一份力。”多祝鎮黨委副書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鄧偉軍說。
針對永和村荔枝產業長期面臨“技術粗放、銷路單一”痛點,當地引入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及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資源,為農戶提供“月月有指導、季季有培訓”的技術服務。接下來,將完成示范園建設并量產,推動綠色認證,開發荔枝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價值,讓農戶從“靠天吃飯”轉向“靠技增收”。
自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啟動以來,作為惠東縣結對院校之一的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精心組織專業團隊開展荔枝共建項目。目前該校在惠東建設了荔枝產業科技小院,并投入近100萬元支持惠東荔枝產業發展。
多祝鎮將以永和村為起點,帶動周邊8個村莊,如豐年村、水口村等,打造多祝荔枝產業帶,實現規模化種植和品牌化運營。同時,以此次合作為契機進一步深挖荔枝文化內涵,串聯鎮內生態旅游資源,規劃“荔枝采摘+鄉村體驗”觀光線路,推動三產深度融合,進一步盤活全鎮農文旅產業資源,打造灣區特色手信名片。
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邱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