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滋養群眾精神世界的沃土。在“4·23”世界讀書日和“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惠城區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轄區青少年和群眾沉浸在知識與藝術的海洋,為小金口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學生學習版權保護知識
4月20日,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綠書簽行動”版權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街道“掃黃打非”辦專職人員通過有獎問答及發放宣傳手冊的方式,提醒學生養成綠色閱讀的優良習慣。同時結合生動案例,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掃黃打非”,細致引導他們識別違禁出版物、非法出版物,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識。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踴躍參與問答,將版權保護知識牢記于心。
隨后,6名讀者登上舞臺,齊聲誦讀冰心的《小桔燈》文學片段。他們聲音整齊洪亮、鏗鏘有力,沉浸式的誦讀贏得觀眾陣陣掌聲。讀者代表還分享閱讀《水調歌頭》《岳陽樓記》等古詩文的感悟,從詩詞的韻律之美談到古人的家國情懷,激發了觀眾的閱讀興趣。
這場活動不僅為青少年種下了尊重知識產權的種子,還通過多元閱讀活動,讓知識在交流中傳遞,讓書香在互動中彌漫。活動尾聲,學生和家長紛紛分享自己的感受。學生小吳興奮地說:“今天的活動太有趣了!我不僅知道了怎么分辨正版書,還和小伙伴們一起朗誦了《小桔燈》,很有收獲!”家長周女士感慨道:“作為家長,特別支持孩子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希望街道以后能多組織這類活動,讓孩子們在書香中快樂成長。”
青少年體驗麒麟舞非遺文化
麒麟舞和龍形拳是小金口非遺文化傳承中的閃亮名片。在當天開展的另一項活動——非遺研學活動中,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搭建起青少年與嶺南傳統文化對話的橋梁。
一群青少年走進小金口麒麟舞、龍形拳專題展區,在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述中,深入了解兩項非遺項目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內涵。展廳陳列的麒麟頭、龍形拳器械,搭配圖文并茂的展板,生動展現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孩子們觀看了麒麟舞的表演影像,了解其祈福納祥的民俗意義,感受傳統藝術中蘊含的美好愿景。
在體驗環節,非遺傳承人上陣,指導孩子們麒麟舞的基本動作與要領。孩子們穿上麒麟服飾,學著昂首、擺尾、跳躍等動作,現場洋溢著歡樂。這場非遺文化交流活動,讓優秀傳統文化在這些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該中心今年預計開展活動80余場次。接下來將以“引進來+走出去”模式為核心,進一步完善立體化服務體系,全力打造15分鐘黨群服務圈。除了公益講座,還將舉辦攝影比賽等系列活動,形成“資源聚能”到“服務輻射”的良性循環,為“活力小金口”建設賦能添彩,讓文化建設成果惠民。
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張金玲 田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