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青少年在惠城區紅色東江五育實踐中心全民國防教育展覽廳觀看展覽。

我市少先隊員代表在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革命烈士表達崇高敬意。
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少先隊員代表齊聲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緩步繞行瞻仰紀念碑,向革命烈士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課堂上,退役飛行員把“空天”故事講給青少年聽,別樣的“開學第一課”,激發家國情懷,強化安全擔當。
強化新時代青少年國防教育,是推進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富國強軍的奠基工程。近年來,緊密結合新的時代特點,惠州堅持全市“一盤棋”,全面動員、全面部署,通過強化教育融合、資源共享、科技賦能等方式,教育引導青少年強化國防觀念、砥礪奮進力量,進一步增強國防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常態化開展沉浸式國防教育活動
國慶假期,在位于惠陽秋長周田村的葉挺紀念館內,只見參觀隊伍早已排起長龍,不少青少年在家長的引領下,前往“葉挺將軍生平事跡展”前駐足觀看,感悟先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紅色場館、國防教育基地等陣地,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承擔著培養全民國防觀念、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重要職能。
近年來,惠州注重依托葉挺紀念館、東江縱隊紀念館、惠城區紅色東江五育實踐中心等紅色場館、國防教育基地,常態化開展沉浸式國防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
走進位于羅浮山腳下的東江縱隊紀念館,一尊“華南人民抗戰的光輝旗幟”主題雕塑率先抓住了游客的目光——東江縱隊戰士手持武器、沖鋒向前的剛毅姿態,定格了華南敵后抗戰的英勇瞬間,成為大家打卡留念的“紅色標志”。
“這里展品豐富又詳實,讓歷史變得可感可知,發揮了很好的國防教育作用。”來自市實驗中學附屬學校的劉同學表示,作為新時代少年,他們要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國防觀念,扛起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再添一份力。
我市不少學校還充分挖掘與整合資源,讓校園成為新時代國防教育的堅實陣地。漫步在市富民小學內,只見18名中國少年、團隊的英勇事跡被鐫刻于墻上,成為學校開展國防教育、提升學生國防素養的好去處。
“學校既建有少年英雄長廊,又有黨建長廊,這些陣地都是我們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依托。”市富民小學副校長袁衛平介紹,學校通過常態化講述榜樣的故事,讓學生從先輩們的紅色精神中汲取力量,將愛國精神化為求知奮進的動力。
目前,惠州共有205處紅色革命遺址。依托各類紅色資源,惠州市已構建起全域化、立體式的國防教育網絡,國防教育陣地建設逐步形成品牌,紅色基因與國防意識在沉浸式體驗中深植人心。
惠州青少年國防教育“文武兼備”
“同學們,知道駕駛戰機在云端巡航時,看到祖國山河是什么感覺嗎?”9月22日下午,在惠州市惠臺學校禮堂內,身著軍裝的蔡耀通一開口,就將幾百雙眼睛牢牢“吸”了過來。
蔡耀通是一名軍休干部,原空軍特級飛行員。課堂上,他結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用自己的“空天記憶”,給惠臺學子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
今年以來,惠州通過開展主題宣講、技能體驗、國防知識競賽等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讓一顆顆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博羅縣麻陂鎮,主辦方打造了“國防小課堂+紅色折紙”特色活動,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們用紙張折五角星、手槍、坦克,讓孩子們在動手樂趣中厚植愛國情懷。
在惠東中學,一場融心理教育與應急救護為一體的主題宣講,重新定義了青少年國防教育的打開方式——將心理健康的“軟實力”與應急救護的“硬技能”融入國防理念……
“通過各種主題宣講、技能體驗等活動,讓廣大青少年讀懂了‘國防’不是空洞、遙遠的口號,而是一種守護自己、幫助他人、擔當社會的具體行動。”據介紹,惠州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國防意識,也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少年注入精神動能。
青少年國防教育需要“文武兼備”,既要“上課”學,也要“下場”練。惠州堅持將學生軍訓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辦法,通過完善軍地協同機制,規范學生軍訓工作。
在國防教育基地或學校軍訓場上,學生們身穿迷彩服,苦練戰術動作、醫療救護等緊貼實戰的軍事技能,磨礪意志品質,提升國防素養,堅定獻身國防、青春報國的遠大志向。
創新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增強青少年行動自覺
如今,社會環境更加開放多元,青少年個性更加鮮明、思維更加活躍。只有創新方式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國防教育吸引力,增強青少年的行動自覺。
從“麻將會議”到“勇渡大鵬灣”,一幕幕關鍵場景在虛擬現實中重現,令人心潮澎湃……走進市區東湖旅店,一場VR體驗——《秘密大營救在惠州VR》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大家戴上VR設備,仿佛“穿越”回到1942年,置身于文化名人大營救的歷史現場。
當前,伴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發展,全民國防教育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新興技術日益成為推動國防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惠州依托紅色場館、各類紀念設施等傳統教育陣地,利用數字化與多媒體技術,打造集聲光電于一體的多媒體場景,帶領青少年“穿越時空”,體驗波瀾壯闊“紅色之旅”,感受改革強軍輝煌成就,激發青少年投身國防事業的愛國情、報國志。
市委宣傳部綜合運用傳統方式和新型融媒手段,推動設立《國防教育視窗》、《國防視界》等一批具有國防特色、傳播渠道多樣、覆蓋廣大青少年的宣傳矩陣,構建“全媒體平臺+”國防教育新模式。
這些新推出的融媒體國防教育產品,既有“正”的價值內核,又有“新”的形式載體,通過傳播合力帶動擴大宣傳效應,不斷提升國防教育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戰場上的硝煙雖然散去,但歷史卻不容忘卻,和平更需要代代守衛。”當“全民國防”理念深入人心,惠州必將筑牢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匯聚起強國強軍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