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惠州市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不斷提升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切實兜牢兜實底線民生,日前市民政局印發了《惠州市民政局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該局負責的相關民生實事進行細化、分工,并明確了各細分任務的目標任務、完成時間、責任科室和責任人等。
方案明確,今年我市將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不少于1503戶,并將任務分解到各縣區。其中惠城區250戶、惠陽區180戶、惠東縣272戶、博羅縣505戶、龍門縣234戶、大亞灣開發區10戶、仲愷高新區52戶,通過適老化改造,為特困老年人居家生活系上“安全帶”。
根據方案,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我市將按不低于省定標準提高;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則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以上2個標準將根據省民政廳印發的提標文件發布后30日內出臺我市提標文件,于2023年12月底完成提標和補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均有所提高。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188元、252元提高到195元、261元。全市孤兒(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1949元提高到2017元。為確保以上補貼和保障標準精準發放到位,市民政局還將通過實地查看、管理系統隨機抽查等方式進行督查。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成立了關于加強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幫扶民生實事項目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專職干部專門抓,做到一層抓一層,層層抓落實,相關業務科室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合理分配任務,逐一落實,加強對各縣(區)的指導,真正把民生實事項目辦好、辦出實效。
(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伍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