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5個單位共建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據悉,為解決好服務社區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市民政局按照省民政廳的部署,去年以來,籌措1000多萬元資金,整合各方資源,創建16個惠民綜合服務中心。 當天揭牌啟用的惠州市民政局惠民綜合服務中心(江南示范點)坐落于惠城區江南街道老舊小區分布密度較大的壽山路,周邊住戶1200戶,共4000余人,其中60歲以上長者500多人,兒童青少年400余人。 記者看到,該示范點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建設配置“一老一小”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包括長者就餐區、愛心福站、健康管理室、日間休息室、多功能會議室、書畫室、閱覽室、黨建活動室、退役軍人榮譽室、健身室、老少同樂空間、聲樂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廣大市民可根據需要預約使用。 作為打通服務社區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陣地,江南示范點聚焦“一老一小”服務需求,整合惠民服務清單,為周邊居民提供菜單式服務。設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組建惠民綜合服務團隊,整合雙百社工、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等人員,開展養老、扶幼、助殘、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等民政服務;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免費為社區居民、公益組織開放服務場所,大力開展群眾活動,保障示范點可持續運行。同時,還與福彩、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15個單位進行共建,為轄區居民鏈接服務資源,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目前,該示范點服務覆蓋街道人口密度比較大的祝屋巷社區、埔前社區、上湖塘社區、下角村4個村(社區)。 建立“群眾下單、黨委上菜”為民服務機制 “江南街道的最大特點,是整合所有下沉到社區的人員,組建由社區黨委領導,社區工作者、社工、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組成服務團隊進駐的惠民綜合服務中心,開展養老、扶幼、助殘等各項惠民服務。”江南街道負責人介紹,惠民綜合服務中心是一個服務社區群眾的平臺,也是推動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陣地,離不開黨建引領,因此該街道建立了“群眾下單、黨委上菜”的為民服務機制,進一步增強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 在省民政廳和市委組織部指導下,市民政局以黨建為引領,以社區為平臺、社區群眾為主體、社會組織為橋梁、社會工作者為骨干、社區志愿者為輔助、社會慈善資源為保障的“六社聯動”社區治理模式。目前,全市培育社區社會組織6287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99個,“雙百工程”社工站(點)437個,服務總人數超過178萬人次;成立社區基金21個,籌集583萬元,辦理“惠民微實事”203件。此外,76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協會,全市注冊志愿者135.59萬人,記錄志愿服務時長6465.94萬小時。 市民政局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市、縣(區)民政部門將以這次現場會為契機,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強化黨建引領,匯聚社會資源,完善工作機制,用心用情用力惠民生、解民憂、暖民心,不斷豐富老舊社區群眾的公共服務供給。 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鄒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