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鑫(右)向記者介紹公司最新研發的假肢產品。記者羅劍業 攝
去年12月11日,2023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殘疾人公益賽決賽落下帷幕。來自惠州的參賽項目“swalk雙液壓自適應幾何鎖膝關節項目”獲得企業組自強類金獎,實現廣東“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金獎零的突破。
此次金獎獲得者盛鑫是一名肢體殘疾人,經過多年研究實驗,他成功研發出雙液壓自適應幾何鎖膝關節,攻克目前世界主流液壓膝關節技術壁壘,獲得國家專利。
為讓更多肢體殘疾人穿上價格合理又舒適的假肢,盛鑫在惠州開辦了假肢生產基地,并將假肢價格降到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極大減輕使用者的負擔,為廣大肢體殘疾人群體帶來新希望。
意外截肢,自強不息多番創業挑戰自我
記者日前來到位于博羅園洲的惠州市攜合實業有限公司,只見身穿假肢的盛鑫健步走在車間里,不時查看生產出來的產品,指導員工生產膝關節假肢零部件。
42歲的盛鑫來自湖北,從小在惠州長大。18歲那年,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左腿,給他帶來不小的打擊。渾渾噩噩過了一段時間后,盛鑫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沉淪下去了。2000年,盛鑫給自己穿上假肢,重新獲得“行走”的力量,心態也更加成熟。
2005年,盛鑫來到廣州,創立了一家電腦銷售公司,主營DIY電腦裝配。在那個年代,電腦銷售呈快速上升趨勢。這家電腦銷售公司,為盛鑫后來的創業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8年,盛鑫將創業領域瞄準電子科技行業,并于2009年創立了深圳市森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營電子產品生產與銷售。在這過程中,盛鑫發現市場上很流行借助互聯網平臺唱歌,“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2011年,盛鑫創立音頻品牌“森頻(SENP)”。2015年,他再次轉移創業領域,遠赴山東一家專業生產生物質環保顆粒機器的知名公司考察數月后,在園洲創立了一家生物質環保顆粒加工廠,后因技術原因,盛鑫再次轉移創業視野,將目光瞄準了數控五金領域。
攻克技術壁壘創立假肢品牌
2017年,盛鑫在博羅園洲創辦了攜合實業,主營數控五金產品加工制造。
作為一名膝關節假肢用戶,盛鑫深知好的假肢關節能給肢體殘疾人出行及生活提供比較好的幫助,但是現有較好的膝關節假肢都被國外品牌壟斷,價格昂貴,這讓很多家庭經濟本來就困難的肢體殘疾人望而卻步。
“能不能利用自己現有的制造業優勢,把產品價格打下來,讓更多殘疾人受益呢?”抱著試試看的心態,2021年,盛鑫決定依托公司現有的五金加工制造基地和技術團隊,親自研發生產膝關節假肢及相關產品。
為了研發假肢,盛鑫花費三百萬元,購買了國外市場上所有同類型的假肢產品,逐個拆解、一一比對、細致研究,最終選定最適合的類型進行鉆研。同時針對亞洲人體型、骨骼、運動量等詳細情況,盛鑫帶領團隊花費9個月時間對假肢進行細致打磨、研發。同時,盛鑫還結合自身穿戴假肢23年的經歷,盡可能提出更多的意見。
經過兩年的努力,2023年初,盛鑫帶領團隊成功攻克液壓膝關節技術壁壘。為真切掌握假肢的舒適度,盛鑫親自試穿兩個月,對各方面的操控進行檢測。他還向同行企業寄出假肢樣品進行檢測,邀請其他肢體殘疾人進行試穿,反饋效果一致認為,產品達到了此前國外生產的優質假肢水平,突破了國內假肢生產瓶頸之一。
攻克液壓膝關節技術壁壘后,盛鑫創立了自己的假肢品牌,申請了相關產品商標及專利。盛鑫還將價格定為國外同類產品售價的三分之一,極大減輕使用者的負擔。在假肢售后方面,盛鑫還將保修期提升至5年,為肢體殘疾人群體提供便利。
盛鑫盡管在創業路上有所成就,但他在工作之余仍掛念著與他有著相似遭遇的人。他不僅聘用殘疾人,還幫助本地十多名殘疾人就業。去年8月,他在博羅園洲打造殘疾人幫扶平臺,利用電商渠道幫助殘疾人銷售農產品。
記者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