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服務管理經驗分享。記者朱金贊 攝
在第24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19日,2024年惠州市知識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座談活動在惠州天安數碼城舉行。活動圍繞“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邀請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代表、優秀企業代表作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管理等經驗分享,并舉行“知識產權轉化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主題座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宣傳教育,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持續賦能惠州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
惠州實現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零的突破
知識產權作為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是推動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從構建“2+1”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制造業當家”和“百千萬工程”的高度部署推進知識產權工作。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袁貴平介紹,2023年以來,該局以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工作舉措、優化創新環境,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服務水平。2023年全市新增專利授權總量22545件,其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2497件,同比增長19.36%;全市發明專利有效量達13924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0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401件,同比增長32.34%。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135.47億元,同比增長362.64%。全年立案查處知識產權案件445宗,調處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16宗,作出行政裁決5宗、行政調解2宗,多項案件入選國家、省級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惠州企業獲得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5家、優勢企業7家。啟動儀式上,獲獎企業代表上臺領取榮譽牌匾。
地理標志是重要的知識產權,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今年3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80個廣東省地理標志培育產品,我市的羅浮山百草油、南昆山毛茶、惠東仙人茶和赤岸蠔4個產品名列其中。啟動儀式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4個產品所在的縣(區)授予榮譽牌匾。
啟動儀式上,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中心支公司與惠州市偉江實業有限公司簽訂海外知識產權侵權責任險,這標志著惠州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正式落地,實現了該險種在我市零的突破,讓更多企業借助知識產權保險這一新利器,進一步增強產品出海的信心和底氣,有效降低海外高額的知識產權維權成本。
交流分享
分享知識產權服務管理經驗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既是創新成果的保護網,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在活動的經驗分享環節,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從高起點謀劃部署、實施高企培育計劃、改善知識產權服務供給等方面,分享了建設知識產權強區的經驗做法。惠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從優化制度政策配套服務、強化正面宣傳引導、培育本土特色標桿等,介紹了建設知識產權強縣工作舉措。
知識產權轉化關乎企業的創新能力、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通過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企業可以實現技術創新的快速推廣和商業化運作,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優勢和競爭力。
活動中,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企業知識產權管制組織建設的經驗做法,惠州市華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公司在專利技術轉化方面的探索,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中心支公司相關負責人分析了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痛點,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知識產權戰略構成我們公司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提到,近年來,LED領域海外訴訟頻發,聚飛的知識產權管理與主營業務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若沒有知識產權,公司的海外業務增長寸步難行。”
主題座談
以知識產權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天還舉行了“知識產權轉化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主題座談。
“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是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的重要一環,但在轉化過程中還存在難轉化、慢轉化甚至不可轉化等難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劉政振分析,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專利技術本身產業化能力較弱,且相關的評估體系和標準不太完善,再加上資金、管理制度以及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導致部分專利處于“沉睡”狀態。
劉政振認為,解決這些痛點難點,需要技術供應方、技術使用方和公共服務方(政府)協同發力,“對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搭平臺、建機制,提供好服務。”
惠州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何文認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轉化運用,要做好服務,也要注重宣傳。比如可以聯合政府、企業等多方力量,通過建設知識產權長廊、打造科創公園等方式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大眾科學素養,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惠州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王健海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運用AI這種新質生產力,提高知識產權創新效率,同時要注意做好知識產權保護。
廣州奧凱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數據事業部總經理胡鑫認為,可以利用大數據對相關產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分析畫像,通過人工智能精準匹配企業需求,服務產業體系建設。
惠州市知識產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譚映華認為,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戰略要素,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延伸到產業園區,讓更多企業負責人了解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據悉,在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圍繞“創新企業的專利規劃布局及轉化運用”“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與風險防控”“知識產權進產業園區、進校園巡展”等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并面向創新主體、群眾和學校師生展示知識產權的科普知識、典型案例和創新成果,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大力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翁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