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東西江社區“暖心驛站”給予新業態就業群體更多關懷。
為給居民群眾尤其是戶外奔波的快遞員、外賣員等新業態就業群體提供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的服務陣地,近日,中海物業惠州公司黨支部在惠城區橋東街道黨工委指導下,率先在西江社區中海水岸城二三期管理處打造了首個“暖心驛站”,這是該物業推行“中海優行”快速掃碼登記小程序后,推出的又一暖心舉措,助力橋東打造成為和美善治品質街區的惠城樣本。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上個月,中海物業惠州公司黨支部在住宅小區推行了“中海優行”快速掃碼登記小程序,成為周邊群眾和外賣小哥交相點贊的創舉、善舉,不僅提高了外賣配送效率,也提高了客戶服務水平。
黨群連心再造陣地。中海物業惠州公司黨支部通過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利用水岸城二三期管理處閑置空間改造了“暖心驛站”,驛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里面配備了服務吧臺、便民提水點、衛生間、飲水機、自助打印機、便民藥箱等,為居民群眾和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飲水、臨時休息、手機充電、緊急避雨、如廁等服務。
制訂公約完善治理。為規范暖心驛站使用管理,西江社區制定了暖心驛站文明公約,對驛站使用人員、驛站服務人員、新就業群體、社區(物業)等提出了具體倡議。
比如倡議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踐行“五講”公約:出行講規矩、路上講安全、騎行講禮儀、送餐派件講文明、助力治理講擔當。
推動建設更多暖心歇腳地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每天奔走在高樓大廈、街頭巷尾,近距離接觸社區居民,是民生服務的重要力量。
“忙碌奔波了一上午,在這里能稍作休息,喝喝水,放松一下還是很舒服的。”正在暖心驛站休息的美團外賣小哥李師傅點贊道,希望有更多的小區能夠實現這種暖心服務。
“這一暖心舉措給予了快遞小哥等新業態就業群體更多關懷,物業管理團隊能高效履行來訪登記的工作職責,外賣騎手則節約了登記時間,進而讓小區業主進一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便利。”中海物業惠州公司黨支部紀檢及宣傳委員陳承表示,“中海優行”快速登記系統及“暖心驛站”的設立,是一套服務優化升級的組合拳,聚焦解決小區物業門崗“嚴管理”與騎手“快送貨”之間矛盾。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暖心驛站,充分整合社區物業資源,推動中海閱江府一期等暖心驛站建設,不斷拓寬服務供給,讓驛站成為居民群眾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情緒加油點’和‘暖心歇腳地’。”西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奕萍介紹,共同織密“相約”服務網,繪就“善治”新家園,打造友好型社區。
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程理均 通訊員林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