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亞灣開發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服務活動。
昨日,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召開。下午,大亞灣區社會心理服務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共建基地揭牌儀式舉行。協會的成立與基地的揭牌將為大亞灣社會心理服務充盈人才儲備,提供專業能力支撐,為深化社會治理工作增添“心”動能。這是大亞灣融心理服務于“和美網格”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以該體系為抓手,強統籌、搭平臺、組隊伍、建機制,研發應用“和美灣”大健康服務平臺,線上線下一體推進。工作做法被國家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防治中心評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案例”。
三方共建提升心理服務專業水平
據介紹,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協會是由惠州市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工作者、心理行業專家及心理愛好者、心理服務志愿者以及從事心理服務、心理學研究、心理學教學等工作的單位、個人自愿組成的全區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旨在引導和規范全區心理咨詢師隊伍,促進心理服務行業健康發展。協會下設中國心理學專委會、精神分析與危機干預專委會、EAP服務專委會、家庭教育專委會、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委會、特殊兒童服務專委會,為專門領域研究人員提供交流溝通平臺。
當天,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共建基地揭牌成立。該基地由大亞灣區政法信訪辦公室、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協會三方共建,目的是進一步加強轄區心理服務人才組織培育,更加有力整合、規范、培育轄區社會心理服務資源,為大亞灣群眾提供更加專業、全面且系統的心理服務。講座《人生心境界》《愛對教育、心理及生活的意義》、團輔活動《日常個案咨詢中的答疑解惑》《探索自我內心世界》等社會心理服務系列活動隨即展開。
三方將凝聚工作合力,充分釋放聯動創新活力,共擔大亞灣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責任:大亞灣區政法信訪辦公室緊扣區域內社會穩定和民生需求,為基地的建設提供政策指導和方向引領;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雄厚的人才資源,為基地注入強大的專業力量;大亞灣區心理服務協會則立足本地實際,積極調動本土資源,深入了解當地群眾的心理需求,為基地的服務落地提供有力支撐。通過三方共建模式,共同提升大亞灣區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打造“1+3+67+N”心理服務陣地
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注重源頭上防治心理問題,融“大健康”于和美之治,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平安建設大局,以“先試點,后鋪開”為建設思路,“多層次,廣覆蓋”鋪設心理服務陣地。
按照省、市粵心安“五個一”建設標準,大亞灣開發區打造“1+3+67+N”心理服務陣地,該服務體系的總體設計里,包含設立一個大亞灣區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擔負全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規劃、科普宣教、人才培訓、專家研判、學術研討、個案流轉、危機介入、數據監管八大中樞任務,西區、澳頭、霞涌3個街道健康服務社,67個村(社區)健康服務社,N個社會面健康服務室(站),逐級形成“區—街道—村(社區)”三級心理服務陣地,呈現“區級做統籌、街道樹標桿、社區打基礎、基層做補充、特定場所出特色”的功能布局。
陣地搭建完成后,區政法信訪辦公室在摸排整合全區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實體場所、各方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聯合工作協調、心理調研、科普宣傳、心理疏導、服務轉介及危機干預的六維聯動機制,通過多維聯動將心理服務落腳基層,打造成實體化、一站式的綜合性心理服務平臺。
今年以來,全區共開展心理篩查14179人次、提供心理咨詢1827人次、介入危機個案37例;開展宣傳活動53場,講座、培訓86場,小組、團輔、工作坊活動76場,累計服務超7萬人次。
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熊偉 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