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教老人剪紙,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建設長者飯堂關愛老人就餐、打造“金色時光”服務品牌關愛獨居老人、為困難群眾開展房屋隱患排查和修繕……龍溪街道把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作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困難群眾需求,強化資源整合、完善平臺載體,不斷推進特殊群體長效服務機制的完善與創新,致力于打造溫情村居,讓困難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關愛老人
“金色時光”服務給獨居老人送溫暖
義診活動關愛老人們的身體,溫暖著老人們的心田;“守護晚年·點亮防詐燈塔”老年人防詐騙宣傳活動,為老人們的“錢袋子”保駕護航;轄區65歲以上戶籍老人,可在生日月獲得“專屬生日禮”……在龍溪街道,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龍溪街道不斷完善長者飯堂等設施配套建設,給老人們以實實在在的關愛。在蘇村社區長者飯堂,每到午餐時分,社工、志愿者井然有序地忙碌著,細心地為老人準備餐食。老人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開心地聊著家常,吃著可口實惠的飯菜,現場其樂融融,歡聲笑語不斷。
為更好地關愛“一老一小”,今年6月,龍溪街道啟動“你的心愿,我來點亮”關愛“一老一小”品牌項目。街道辦工作人員以及“雙百”社工們走街串巷征集困難群眾和特殊困難群體的心愿。同時,積極鏈接社會慈善資源,最終為132位村民圓了心愿。
今年8月,龍溪街道啟動“金色時光”關愛獨居老人品牌項目,組建了“老有所樂,情暖夕陽”老年人支持小組、“趣滿桑榆,璀璨暮年”老年人成長小組,每個月至少有1名社工上門探訪,給獨居老人送上關愛。今年以來,龍溪社工站開展了8場精彩紛呈的老年人活動,服務老人326人次。
蹲廁改成馬桶、洗手間加裝扶手……今年9月,龍溪街道36戶特殊困難老人的居家適老化項目改造完畢,讓他們的家更加舒適便捷。
暖心助殘
為殘疾群眾上門評殘,送輔助器具
11月13日,龍溪街道“雙百”社工站聯合縣中醫醫院開展入戶評殘活動,為19名行動不便的群眾進行上門評定,順利解決了他們的辦證難題。今年以來,龍溪街道聯合縣殘聯等相關部門貼心開展上門評殘服務,讓殘疾群眾及其家屬少跑腿,讓辦理殘疾人證服務更有溫度。
龍溪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開展了一系列殘疾人幫扶活動。街道黨工委、街道辦積極發揮協調作用,聯動殘聯、民政、人社等部門,根據殘疾人的實際狀況與需求,精心制定出幫扶策略。今年前三季度,為超過34名殘疾人送上各類貼心的輔助器具。
手有技能心不慌。技能培訓是推動殘疾人就業創業的重要舉措。龍溪街道高度重視殘疾人培訓工作,聚焦殘疾人就業需求,針對性地為殘疾人提供貼合實際的就業培訓,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增強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同心助困
28戶困難群眾房屋煥然一新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現在晚上我們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看著修繕一新的房屋,村民王先生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龍溪街道黨工委、街道辦高度重視困難群眾的房屋安全問題,組建了由公共服務辦、綜合事務中心、村(社區)等多個部門人員組成的房屋排查與修繕專項小組,積極開展困難群眾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和修繕工作。
經過排查發現,有28戶困難群眾的房屋普遍存在著滲水漏雨問題,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亟需修繕改造。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積極籌措幫扶資金,聯動各方力量,馬不停蹄地展開查勘、評估及房屋修繕工作。目前,經過修繕,28戶困難群眾的房屋煥然一新,并妥善解決了房屋漏雨問題,切實保障了住房安全。
龍溪街道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線、豐富服務類社會救助供給、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續發力,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凝聚多元合力,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讓困難群眾感受到“穩穩的幸福”。
記者朱麗婷 通訊員龍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