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癥兒童、家長及社會人士共同參與“十米長卷 閃耀星空”組畫創作。
今年4月2日是第十八個“世界孤獨癥日”,主題為“落實關愛行動實施方案,促進孤獨癥群體全面發展”。當天,市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在市文化館舉行“小心愿·大世界”2025年世界孤獨癥日活動。現場舉辦“描繪心愿 書畫未來”兒童畫展,展出了全市特殊兒童書畫作品及各機構主題展件,呼吁社會關愛孤獨癥群體。據悉,此次畫展將持續至4月13日。
活動為“最美星星守護者”“愛心大使”“領航家長”“融合教育宣講員”“繪畫作品一等獎”獲得者頒獎。在現場創作區,孤獨癥兒童、家長及社會人士共同參與了“十米長卷 閃耀星空”組畫創作、太空沙手工制作以及星夜創意刮畫活動。為讓更多市民了解孤獨癥,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展板,幫助市民更全面地了解孤獨癥兒童的需求與成長環境。
帶領孤獨癥兒童進行康復訓練,需要超常的耐心和專業的技能。來自惠州市星空美培智中心的趙玉進入特教行業已有8個年頭。她坦言,這些年來也曾萌生過放棄的念頭,但每當看到孩子的進步和家長的信任,又給她帶來了無限的動力。在她的努力下,不少學員從剛入學時的缺乏語言能力、情緒和認知較差,發展到畢業進入普通幼兒園就讀。“這次獲得表彰,是對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接下來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做孩子的引路人,做孩子的守護者。”趙玉說。
“藝術作品不僅是孩子們情感表達的窗口,更是重要的療愈手段。我們觀察到,通過持續創作,孩子們的專注力、情緒管理能力顯著提升,這也印證了‘藝術助殘’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市殘疾人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本次畫展旨在通過展覽打破偏見,搭建社會共融的橋梁,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孤獨癥、關注孤獨癥,用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態度接納、關愛孤獨癥兒童。
孤獨癥兒童常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擁有獨特的藝術感知力,卻因溝通障礙難以被外界理解。據市殘疾人聯合會統計,目前我市共有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42家,其中33家開設孤獨癥康復項目,在訓0~8歲殘疾兒童1764人,其中孤獨癥兒童1065人。這次畫展共收到來自全市康復機構在訓兒童共計672件作品。經專業老師評比,評選出一等獎20份、二等獎42份、三等獎60份、優秀獎102份及入圍獎448份。此次展出作品為一二三等獎、優秀獎作品224件以及5件展件作品。
為給孤獨癥兒童提供更好的康復訓練,市殘疾人聯合會在省級救助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我市的救助覆蓋面。對于我市0~6歲孤獨癥兒童,在公辦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全免費,在民辦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每月最高可得到2800元的康復訓練救助。
下一步,市殘疾人聯合會將聯合市工商聯開展“百企幫百家”活動,組織愛心企業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形式結對幫扶孤獨癥兒童困難家庭,包括結對認親、走訪慰問、解決難題等。同時成立關愛殘疾人專項基金,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助推殘疾人事業發展。
記者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