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11個月的嚴謹科學施工,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即惠州一中南湖校區)危樓拆建項目工程提前3個月完工。在9月之前,這所具有90多年歷史的東江名校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莘莘學子。據悉,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助力東江名校重新綻放絢麗華彩。
工程
創新流程確保開學前完工
“終于可以回來這里上學了,心情很激動。”8月28日,惠州一中初中部重建落成慶典上,該校初三學生小李和他的同學顯得非常開心,紛紛拍照合影。
據介紹,惠州一中初中部危樓拆建項目要拆除7棟危樓建筑共13659.8平方米;新建1號綜合樓、2號教學樓、3號教學樓、藝術樓和圖書館共5棟建筑,總建筑面積15721.32平方米;還要對原科學樓、行政樓、體育館共3棟單體總建筑面積約8300平方米的建筑外立面進行改造和修繕,總投資估算8595.56萬元。
“工程量比較大,按正常的項目施工建設,原本需要3年左右。市里給的任務是今年9月開學前完成。”市代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是市民高度關注的民心工程,如何按時保質完成建設任務是市代建局面臨的一個難題。
根據流程圖的順排工期,今年12月才能完工交付投入使用,這樣就無法保證在9月順利開學。對此,市代建局參照惠州市市民服務中心辦公業務用房維修改造項目招標模式,創新采用“下浮率”方式公開選取施工單位,節省2個月以上的前期工作時間,以保證項目盡快開工建設。與此同時,在3個月的時間內先后完成設計方案審批、總平面和單體建筑規劃報建、初步設計及概算審批等前期報建工作。
扎實有效的前期工作和科學高效的施工計劃,為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歷經11個月施工,在今年8月底全部完成移交,總工期縮短了3個月。
匠心
繡花功夫保持原有環境
走在校園內,可以看到整個校區格局沒有太大變化,較好保持了原環境,校內的古樹基本沒有受到影響。“施工人員用繡花功夫,對學校基建進行翻新。”市代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項目位于鬧市區,周邊小區老建筑多,校內有許多古樹需要保護,施工作業面狹窄,諸多因素給拆建施工帶來了極大挑戰。對此,市代建局會同項目施工單位廣東銘濠潤建工有限公司、業主單位惠州市一中制定了協同推進、同步施工、交替作業的施工計劃。
該負責人介紹,為克服施工場地狹窄的困難,施工單位增大施工作業面,通過增加模板套數、增設垂直運輸機械設備、加大班組作業人數、提高各工序交叉流水作業等方式,進一步為工程如期保質完成打下了基礎。今年1月底項目完成了全部新建建筑的結構封頂,比原計劃提前近2個月。
科學嚴謹施工和精心組織安排,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此外,在施工期間,該局還積極配合市教育局、惠州一中耐心地向周邊群眾、學生家長做好解釋工作,把群眾關心的身邊事做好做到位,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輿論環境。
滔滔東江水,暖暖西湖情。惠州一中南湖校區的大門終于打開,舊貌換新顏的校園敞開懷抱,歡迎全體師生“回家”。
記者邱若蓉 侯縣軍 通訊員許格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