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我們今天來收樓,心里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7月1日,在惠城區新力花園項目3期現場,市民鄭小姐在開發商陪同下驗房、收樓。經歷半年的停工、復工之后,拿到新房鑰匙的她終于安心了。
“保交樓”是促進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平穩健康發展的前提,是老百姓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6月30日,惠城區新力花園、惠東縣恒大雅苑、仲愷高新區佳兆業時代可園等3個停工項目,通過復工完成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正陸續交付業主。
“萬億工業大市”惠州今年的經濟發展勢頭在全省表現搶眼。當前,在樓市調控、金融政策利好疊加下,隨著城市“保交樓、保民生”工作穩步開展,我市房地產行業信心也在不斷增強,市場持續回暖,市民置業腳步加快。
“一樓一策”優化處置,部門聯動有序推進復工
在樓市調控的背景下,金融環境收緊使得部分房企出現債務違約和流動性危機,影響了在建樓盤項目進度。
2021年,新力地產因經營不善,新力花園項目出現停工狀態,共計約2400戶業主收樓受阻。鄭小姐便是其中一戶。她告訴記者,自己購買的是該項目3期,本來約定是去年12月收樓,沒想到碰到停工,足足拖了半年時間。“項目停工后,我非常擔心,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害怕變成爛尾樓,現在問題總算解決了。”
不止新力的項目,在惠州還有部分開發企業出現了危機。記者了解到,去年底,時代可園項目在佳兆業理財“爆雷”后全面停工,涉及二至五期共28棟商住樓。此外,恒大雅苑項目2號樓也出現停工狀態,涉及93戶業主。
對這些項目,“保交樓”成為今年重要任務。今年2月,住建部提出,要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對此,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這些存在突出風險問題的項目,去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該局牽頭抓總,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密切聯動合力應對,各縣(區)黨委、政府按照“一樓一策”不斷優化處置方案,想方設法推進項目不爛尾,工人工資不拖欠,各項工作得到了穩步有序推進。
該負責人表示,實施了科學有效的措施后,上述3個項目復工建設順利進行,按計劃完成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從6月30日開始陸續交付業主。
“政府及時介入處理,現在交了樓,我們也松了口氣。”從6月30日開始,記者在3個項目現場看到,不少業主陸續前來收樓,大家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保交樓”提振市場信心,市場持續回暖
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房企,大多難以依靠自身力量協調各方推動項目交付。這就需要政府部門主動介入,以“保交樓”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以惠城區為例,記者了解到,該區成立了樓盤問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主動協調相關部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穩控。
“一方面確保預售資金安全,用于后續建設。另一方面,督促主管部門組織建設單位、監管銀行、施工單位進行研究,針對每個項目制定復工方案,推動項目迅速復工。”惠城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項目順利竣工驗收備案交付,該局成立工作組,分工程建設、資金撥付、造價核算等開展相關工作,倒排工期計劃表和資金使用計劃,全力督促開發企業及各施工單位按計劃節點進行施工。
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化監管,確保各項目整體“一樓一策”處置方案推進,保證資金合理使用,確保后續項目按時交樓。同時,積極與業主溝通聯系,及時向業主反饋項目推進情況,維護政府部門公信力。
不止惠城區,記者了解到,各縣(區)均成立了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對轄區內的風險項目進行處置,快速推動項目的復工、驗收、交樓。
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保交樓、保民生,才能促進其穩定發展。當前,乘著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在樓市調控、金融等政策利好,以及城市“保交樓、保民生”工作穩步開展背景下,惠州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據統計,6月份,全市新建商品房網簽套數約11040套,環比增長54.2%;新建商品住房套數8005套,環比增長66.8%。市民置業腳步正在逐步加快。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