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樓市穩健與否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二手房市場的變化歷來廣受關注。2023年上半年,在房貸利率下調、帶押過戶全面推行等多個正向政策激勵下,全國二手房市場整體呈現緩慢復蘇態勢。但細分下來,第二季度購房需求收縮,二手房掛牌量持續上漲,成交量卻走低,不少人對于二手房市場的預期也逐漸發生變化。
具體到惠州,限售政策“3改1”調整在促進二手房市場活躍的同時,也加速了不少業主的出售計劃,二手房掛牌量明顯上漲。據貝殼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2日,惠州二手房掛牌量高達75684套。在此情況下,關于“惠州業主大量拋售二手房”的傳言甚囂塵上,一時吸引眾多眼球。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我們深入市場一線,一探惠州二手樓市的真實現狀。
數據同比翻番 上半年成交15844套
上半年,惠州二手房市場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據惠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統計,2023上半年惠州二手房累計成交15844套,同比上升111.48%;成交面積180.26萬㎡,同比上升108.93%。
惠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分析,一方面,上半年樓市支持政策不斷,銀行房貸利率下調,“帶押過戶”政策執行,疊加2月中旬惠州限售政策“3改1”落地,有效提升了次新房的流通速度;另一方面,前期積壓的住房需求進一步釋放,對比去年同期,二手房的過戶量、過戶面積同比增幅均超過100%。但因短期內大量次新房涌入市場,選擇性增多,議價空間變大,也使二手房價格出現了一定波動,如惠城區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均價8410元/㎡,同比下降4.23%。
受惠州限售政策調整影響的不僅是成交量和成交均價,還有二手房源掛牌量。據貝殼官網數據顯示,新政出臺首日,惠州二手房源掛牌量便增至51259套,2月份新增掛牌房源量高達18512套,為近一年中月度新增掛牌量的峰值。
新政的出臺,使不少優質房源流向市場,進一步催化此前積壓的需求集中釋放。一季度,惠州二手房成交呈現出較為活躍的態勢,迎來“小陽春”。但進入二季度,過量的供給加上收縮的需求,使惠州二手房市場供求矛盾逐漸顯現,受市場環境和收入變化以及價格預期影響,購房者觀望情緒回歸,二手房市場出現成交周期拉長、交易活躍度下降等現象。
置業需求仍在 但成交周期拉長
當下的二手房市場,一邊是掛牌量仍然在增長,不少業主“愁賣”,部分愿意適度降價出售;一邊是買家觀望情緒濃厚,雖有需求但“不著急買”,成交周期變長。
“2022年底,惠州二手房掛牌總量還維持在3萬多套,現在掛牌量已經超過7萬套,整體翻了一倍。”惠州毅哥好房主理人李毅分析,掛牌量激增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首先是當下經濟復蘇不及預期,不少人收入減少,加上樓市進入調整期,對后市走勢信心不足,希望能夠降低負債,持有更多現金流;其次,過去幾年惠州樓市高位運行,吸引了大批投資客買進,惠州限售政策的調整,為其快速出售房源提供了準入條件;此外,目前全國多個自媒體博主傳遞了過多看空惠州樓市的信息,不少與真實情況不符的信息誤導了置業者,使置業者降價預期加重。
李毅表示,雖市場尚處于調整期,但置業需求仍然存在。“近幾個月,我接待的客戶不少,主要為改善型需求,更關注金山湖、江北片區較為優質的二手房源。但大家買房越來越理性謹慎,大多數客戶處于持幣待購、深度觀望狀態。”
“6月大亞灣二手房成交量在1000套左右。”大亞灣世房通項目部經理謝小波透露,上半年,大亞灣的二手房成交量有下滑趨勢,但表現并不明顯,因片區內二手房和新房的價格差異較小,大部分客戶會同時關注,多方比較。他同時表示,目前在大亞灣購房的客戶群體主要是深圳客,也有不少本地客戶被低價吸引計劃入手,但成交周期較長。
業主不愿低價拋售 希望“抱團護盤”
在經濟增長承壓的大環境之下,二手房“低價拋售”正成為熱議話題。“現在賣房的業主,一部分是之前樓市好的時候作為投資入手的;一部分是基于置換需求。確實存在少數業主因為著急賣房選擇降價,但大多數業主并不愿意賤賣。”惠城區一家中介門店的經理認為,這也是當前掛牌房源多成交量卻不高的主要因素。“業主不愿意虧本出售,買家又想要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房源,就導致大家進入了僵持階段。”
惠州萬聚房產總經理孫鐿泓表示,目前惠州整體掛牌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差距不會太大。“現階段,二手房市場已經向買方傾斜,議價空間相對變大。但相較于大幅降價,更多急需用錢的業主寧愿選擇拿房子去抵押貸款,除非只能賣掉房子變現。”
走訪中,多位有賣房意向的業主也持有此種觀點。“我的房子年限不久,地段配套各方面都不錯,如果讓我用很低的價格出售,我寧愿不賣。”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兩室一廳的小戶型對于夏先生一家來說有些擁擠,但另購一套大戶型又著實資金緊張,跟老婆商量后便決定采取“賣一買一”的置換方式。2022年底,夏先生聯系了中介。“當時中介建議我降低價格,這樣才能更快出售,但我和老婆都不同意,想著賣不掉就先找親戚朋友幫忙湊下新房首付。可能也是我們趕上了好時機,年后房子賣出去了,價格也符合雙方預期。”如今,夏先生一家已順利完成置換。
同樣不愿意低價拋售的還有薛女士,她在惠東濱海有一套海景房,因為進入二胎備孕期,手頭工作暫停收入減少,便考慮賣掉作為孩子的備用金。“我是2016年買的,當時價格不算低,今年看到很多人說那邊價格降得厲害,我也和小區的其他業主有討論,大部分業主都不能接受以過低的價格賣房。”在業主群內,薛女士經常看到有業主呼吁不要低價拋售,希望所有業主“抱團護盤”。
記者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