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惠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工作計劃》(以下簡稱《總結》)。2023年,惠州全年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143.06億元,提取104.62億元,累計發放個貸42.09億元,個貸率79.37%,資金使用率93.88%。
落實人才優惠政策涉及金額4.2億元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民生福祉、經濟發展。
根據《總結》,2023年惠州全市繳存職工106.57萬人,新增24.70萬人;歸集額143.06億元,增長11.74億元;提取額104.62億元,同比增長9.54%;累計發放個貸9824筆42.09億元,同比增長5.01%、6.14%;增值收益4.65億元,同比增長16%。公積金個貸率79.37%,資金使用率93.88%。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為了讓公積金為民服務更有“溫度”,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抓牢惠民和服務兩個關鍵,持續鞏固“貸款慢”和“拒貸”問題整治成果,出臺系列惠民新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2021年底,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就發布了《關于惠州市人才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實施辦法(試行)》,不斷優化人才環境。去年8月,我市再次印發《惠州市高層次人才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大住房公積金對人才扎根惠州的扶持力度。
根據《總結》,在實施人才優惠政策方面,2023年以來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共辦理人才住房公積金貸款優惠691筆,涉及4.2億元;強化實施商轉組合政策,全年辦理3705筆商轉組合貸,涉及16.19億元。同時,該中心還推出“認本市房、認全國貸”房屋套數認定標準,保持貸款最高額度不變,實施綠色建筑貸款優惠政策,實施二孩家庭貸款最高額度優惠政策,持續加大惠民利市力度。
34個高頻服務事項進駐“粵省事”
隨著科技發展,前年,惠州以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等為首批試點事項,在全省率先推動有關業務系統對接“個人數字空間”,便利政務服務“碼”上升級,個人信息“碼”上防護。
如今,市民在住房公積金網上業務大廳辦理業務時,只需本人掃描辦理頁面展示的二維碼,通過粵省事“個人數字空間”授權用證,便能辦理業務,非常便利。
截至2023年底,惠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已完成34個高頻服務事項進駐“粵省事”,保障惠州職工登錄“粵省事”公積金專欄月均超200萬次,查詢、辦理業務月均超60萬次。
該負責人介紹,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該中心持續深化數據共享效能,深化與政數、公安、住建等多部門以及18家受托銀行的數據共享,依托全市一張網,業務辦理下沉全市220余個業務網點。
此外,還實現了公積金貸款辦理過程中的抵解押全業務在中心一站式受理、多部門聯辦、零跑動。對接不動產實現了抵押和公積金貸款同步受理、自動推送,當天審核辦結。
力爭辦事“離窗率”達97%
公積金歸集規模的提升和覆蓋面的擴大,意味著有更多職工可享受公積金政策帶來的紅利。
今年,我市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將進一步提升。根據《總結》,2024年,我市住房公積金年度繳存額力爭突破158億元,同比增長10%,繳存職工目標數力爭突破110萬人,同比增長5%。預計新年度提取額108億元,其中解決20萬職工租房資金11億元;發放貸款44億元。預計的4.6億元增值收益則與2023年持平,計劃可支持廉租住房補充資金4.30億元。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該中心將持續鞏固“貸款慢”和“拒貸”問題整治成果,實施好人才貸款、商轉組合、預提首付、租房提取、二孩三孩家庭優惠等惠民政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堅持發展為民惠民利企,保障改善住房民生。
同時,積極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和“跨省通辦”,在“粵省事”惠州公積金專版現有34個服務事項的基礎上新增上線4個服務事項;科學運營微信公眾號,加大網辦渠道宣傳普及,業務接入量和辦理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力爭全市公積金辦事“離窗率”從95%向97%邁進。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