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惠州市住房公積金2023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報》”),披露了2023年惠州住房公積金運行情況。去年,惠州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43.06億元,實繳職工106.57萬人,同比增長8.94%、6.35%。共有50.97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104.62億元,同比增加10.04%。
公積金是助力百姓安居的重要支撐。2023年,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共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98萬筆,金額42.09億元,同比增長5.01%、6.14%,支持職工購建房110.32萬平方米,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職工節省購房利息約5.32億元。
優化繳存結構
非公有制單位和中低收入職工成繳存主力軍
“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員工,大家繳存公積金的意識都有所提升,歸集和支取貸款業務保持穩增局面。”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中心從惠企暖企促營商、強化服務惠民生、改革創新提效能、守住底線護安全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推動公積金事業高質量發展,各項業務核心指標繼續保穩全省“第一梯隊”。
根據《年報》,去年全市新開戶單位2985家,凈增單位2050家,新開戶職工24.70萬人,凈增職工6.36萬人;實繳單位15379家,實繳職工106.57萬人,繳存額143.06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5.38%、增加6.35%和增加8.94%。
到去年末,惠州市公積金繳存總額達1054.9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69%;繳存余額312.87億元,同比增加14.01%。受委托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繳存業務的銀行10家。
“創新宣傳形式,加大上門宣傳力度,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不斷擴大?!痹撠撠熑吮硎荆ツ辏葜菔泄e金突出重點,面向全面歸集工作和各縣(區)管理部、各歸集銀行,組建輔助行政執法和催繳、建繳專業律師團隊,篩選定位重點企業,做好上門服務和定點宣傳,引導企業依法繳存、職工依法維權。同時,持續深化縣區、鎮街聯動機制,健全完善追繳投訴處理機制,多點發力精準施策推進公積金歸集擴面。
去年,惠州住房公積金繳存結構不斷優化,非公有制單位和中低收入職工成為繳存主力軍,制度普惠性保障更加有力。
《年報》顯示,全市繳存職工中非公有制單位占73.6%,中、低收入占99.04%。而在去年的新開戶職工中,非公有制單位占91.5%,中、低收入占99.94%,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占比大幅上升,較2022年的14.79%上升至33.35%,增長約18個百分點。
加大惠民力度
去年全市發放個人住房貸款42億元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去年,惠州聚焦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在公積金領域出臺系列利企惠民新舉措,積極發揮公積金制度的政策性保障作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繳存人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提供保障。
修訂實施人才優惠政策,2023年以來辦理691筆高層次人才住房公積金貸款,涉及金額4.2億元;強化實施商轉組合政策,全年辦理3705筆商轉組合貸涉及16.19億元;增加預提住房公積金支付首付款,減輕市民首付壓力,全年辦理“預提首付”1685筆,金額2.16億元;實施二孩家庭貸款最高額度優惠政策,全年辦理147筆,放款金額7772.1萬元;推出“認本市房、認全國貸”房屋套數認定標準,保持貸款最高額度不變,實施綠色建筑貸款優惠政策,持續加大惠民利市力度……
去年,隨著這些政策的發布實施,市民受惠的力度更強、面更廣,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業務數據也隨之增長。
《年報》顯示,2023年,全市共有50.97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104.62億元,同比增加10.04%;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3.13%,比上年增加0.73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末,全市提取公積金總金額達742.0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41%。
貸款方面,過去一年,全市共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98萬筆42.09億元,同比增長5.01%、增長6.14%,同期回收個人住房貸款24.33億元。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4.54萬筆421.81億元,貸款余額248.33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加7.25%、增加11.08%、增加7.70%。
《年報》指出,通過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去年共支持職工購建房110.32萬平方米。年末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為5.60%,比上年末增加0.34個百分點。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可節省職工購房利息支出53256.26萬元。
在總貢獻率上,2023年,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公轉商貼息貸款發放額、項目貸款發放額、住房消費提取額的總和與當年繳存額的比率為86.10%。
數字賦能服務
提取業務網辦率達96.62%
不只是資金歸集和支取貸款業務的穩步施行,《年報》還介紹了惠州市住房公積金領域過去一年在政策體系和服務提質等方面的探索路徑。
隨著科技發展,指尖辦事越來常見。2022年,惠州以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等為首批試點事項,在全省率先推動有關業務系統對接“個人數字空間”。去年,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進一步大幅進駐。
“中心作為首席數據官試點單位,高度重視數字賦能工作,大力推進智慧公積金建設?!笔凶》抗e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該中心共有34個高頻服務事項進駐“粵省事”,我市職工登錄“粵省事”公積金專欄月均超200萬次,查詢、辦理業務月均超60萬次。實現新一輪公積金5個事項“跨省通辦、跨域通辦”,公積金2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
數據共享是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重要途徑。對此,《年報》顯示,去年以來,中心深化與政數、公安、住建等多部門以及18家受托銀行的數據共享,依托全市一張網,業務辦理下沉全市213個業務網點,打造10分鐘服務圈。繳存業務網辦率達99.65%,提取業務網辦率達96.62%,智慧公積金建設的網辦、掌辦優勢更加凸顯。
去年,惠州還實現了公積金貸款辦理過程中抵解押全業務一站式受理、多部門聯辦、零跑動,實現了抵押和公積金貸款同步受理、自動推送,當天審核辦結,真正做到將智“惠”帶給繳存單位和繳存職工。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