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文旅市場逐步打開,文旅產業磁吸力不斷增強,城市充滿時尚活力。這是市民在33號青年公路街區觀看表演。記者周楠 攝
12月4~6日,由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承辦的2021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以下簡稱“廣州文交會”)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展館A區2樓1至5號館舉行。
被譽為“文化廣交會”的廣州文交會,是廣州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本屆文交會將以“新業態、新消費、新文旅”“數字科技賦能灣區 文旅融合”為主題,聚焦數字文化產業,重點展示文化金融、影視音樂、藝術交易、動漫游戲等數字文化新業態成果。
2021廣州文交會主體活動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數字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演藝影視展、2021廣州國際旅游展覽會等三大主題展,加上已舉辦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漫畫節和即將舉辦的中國(廣州)藝術博覽會等文交會系列活動,展覽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突出市場化辦會成為亮點
突出市場化辦會是本屆文交會的一大特色。4日上午舉行的文交會啟動儀式上,文化創意產業鏈發展項目合作協議、華僑城汽車歡樂世界、華南電競文創中心等10個項目將集中簽約,合作投資金額達1000億元。據統計,本屆文交會將促成重大項目簽約13個、投融資項目10個、招商項目15個。
今年文交會還吸引不少高端文化產業資源聚集:首次邀請6家省屬文化單位參展,推動省市資源對接和合作交流;紫荊文化集團、中直文化院團、國內主要芭蕾舞團和省、市大型文化企業等一批重點企業機構參展;近40個省、市高規格代表團、20余家境外旅游推廣展商參展,組織“構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國際旅游高端對話,促進文交會成為高水平文化展示交流的窗口。
灣區新業態“大咖”云集會場
廣州一直重視文化旅游新業態發展。今年7月公布的《廣州市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明確以新業態作為文化旅游發展的重點方向,在設立的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重點對文旅新業態進行扶持。廣州先后安排9000萬元時尚創意(含動漫)產業專項資金扶持動漫游戲產業,近兩年共安排5320萬元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資金扶持文化旅游新業態產業項目。
目前,廣州市有近400家動漫企業,原創漫畫發行占據全國漫畫市場30%以上的份額,動漫業總產值超百億元,約占全國產值五分之一。廣州游戲產業競爭力同樣不斷增強,規模以上法人單位數達到260家,去年營業額達到1066億元。與此同時,廣州數字音樂也涌現出酷狗音樂、荔枝FM、YY等一批數字音樂龍頭企業,網絡音樂總產值約占全國四分之一。
本屆文交會新產品、新業態云集。作為交易展示重點,銳豐、勵豐、浩洋電子等一批文化裝備制造企業齊聚一堂,展示最先進的數字文化、電競、時尚創意、文旅消費新業態的發展成果,以及沉浸式舞臺、VR、光影秀、視頻秀、舞臺方案、藝術作品。
本屆文交會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中心作用。英皇娛樂、凌速國際、大灣區動漫文化協會,以及香港、澳門旅游局等港澳企業、機構踴躍參展。部分企業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與。同時還將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劇場大會,共筑灣區文旅產融生態圈。
榜單發布催化產業發展
廣州文交會從2017年開始正式啟動。文交會全面整合國際藝博會、國際紀錄片節、國際漫畫節、國際演交會等廣州重要文化會展資源,實現由單一專業性向綜合性展會的突破,搭建集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交易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經過4年發展,廣州文交會展會規模、產業帶動力、行業影響力逐年提升,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成為廣州文化產業的亮麗名片。“廣州文交會、文化廣交會”的口號越來越深入人心。
“廣州文化產業的繁榮和活躍,為一批優質的文化項目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執行會長魯曉昆認為,文交會的舉辦有利于廣州增進對外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消費市場。
廣州文交會也帶動廣州文化會展影響力不斷增強。魯曉昆介紹,作為全國三大動漫節展之一,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游戲展就曾創下5天展會入場人數超過30萬、年度動漫活動票房銷售冠軍等紀錄。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尹濤介紹,除“廣州文化企業30強”外,今年還將評選出“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廣州最具價值文化產業園區10強”“廣州最具成長潛力文化產業園區10強”,評選工作的科學性、嚴謹性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其中,“廣州文化企業30強”主要從規模實力、社會效益、創新能力、成長性、品牌影響力等多方面評價,側重規模實力、社會效益和品牌影響力的評估;“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評選側重創新能力、社會效益和成長性。
而“廣州最具成長潛力文化產業園區10強”除了考慮候選園區的規模、投入產出、創新能力、社會效益等方面的情況外,還要重點考察園區的特色性、發展的專業性、服務的水平以及未來成長潛力。
今年評選中,大部分申報企業的營業收入都是上億元規模,參評企業總的營業收入合計約1300億元,占全市文化產業總營業收入接近三分之一。尹濤期待,榜單發布有助發揮文交會“催化”作用,培育壯大廣州龍頭文化企業和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