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湖生態智慧區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
走進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展廳感受這個產業新城的蓬勃活力;乘坐無人駕駛公交車體驗智慧園區的先進服務;登上榴嶺公園俯瞰花園式園區的美景……日前,“投資灣區 走進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外商投資交流會舉行,25家企業的代表來到潼湖生態智慧區考察投資環境。
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39宗
活動首站是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展廳。外商們通過觀看宣傳片,感受這片投資熱土蓬勃發展的脈搏:中韓(惠州)產業園核心組團分5大片區,分布在惠城、惠陽、惠東、博羅、大亞灣、仲愷6個縣(區),面積共約94.1平方公里。截至今年7月,中韓(惠州)產業園核心組團各片區已累計引進各類項目233宗,計劃投資額約2179.1億元。作為核心區,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39宗,計劃總投資1105億元,預計達產產值2748億元。
隨后,外商一行來到榴嶺公園參觀。登高遠望,一條條筆直的大道縱橫交錯,一棟棟沿路廠房拔地而起,一道道綠籬鑲嵌其中,一個花園式現代化產業園區躍然眼前。潼湖生態智慧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歐陽志介紹,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陸續啟動了10個批次、共38條、總長約81.86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設,已建成中央綠地廣場,并實施產業項目景觀綠化工程、通透式景觀圍墻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花園式工業園區。同時,園區綜合服務設施集中配套一期、二期已投入使用,三期預計年底竣工,可滿足近萬人的生活居住需求。
累計落地產業項目123宗
活動最后,外商一行與潼湖生態智慧區相關人員進行座談交流,仲愷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潼湖生態智慧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湯俊在致辭中介紹,仲愷高新區作為惠州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核心引擎,占據深圳東進走廊的黃金區位,屬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核心區域。近三年來,該區錨定“建設國家一流高新區”的目標,推動GDP以每年超百億的增長速度實現“三連跳”,2022年全區GDP、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突破900億元和3000億元關口,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3%,現有專精特新企業220家、“小巨人”企業21家、上市企業12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位居全國第33位,發展勢能強勁。
潼湖生態智慧區更是為仲愷高新區的快速發展增添強勁勢能:潼湖生態智慧區自2018年正式成立以來,累計投入174億元,盤整可連片開發土地38652畝,完成總長約130公里的市政道路,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智慧能源、超高清視頻、移動智能終端等一批主導產業迅速聚集,創維、德賽、億緯等一批知名企業搶灘登陸。截至目前,已落地產業項目123宗,計劃總投資額約1047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約2576億元,稅收約90億元。其中,1~8月,潼湖生態智慧區新引進項目27宗,計劃投資額約155億元。
歐陽志則從人文文化、產業優勢、區位優勢、投資成本優勢、優惠政策等方面,全方位介紹了惠州、仲愷高新區和潼湖生態智慧區,讓外商對潼湖生態智慧區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據介紹,潼湖生態智慧區構建了外聯內暢的交通體系:毗鄰4大機場,40分鐘到惠州平潭機場,1小時直達深圳寶安機場,1.5小時直達廣州白云機場,2小時直達香港國際機場;區域內有“三縱兩橫”5條高速公路,可實現最快5分鐘上高速,1小時內抵達深圳、東莞、廣州;距離惠州港50公里;3條高鐵線經過,贛深高鐵仲愷站到香港只需要20分鐘。
仲愷高新區產業基礎優勢明顯:以德賽、創維為代表的智能終端領域產值超873億元;以億緯動力、贛鋒鋰業、首航新能源、豪鵬國際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產值超830億元;以TCL、華星光電為代表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產值超665億元;人工智能、激光增材與制造、現代服務業領域產值均超百億元,組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
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店小二”
旭硝子顯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是TCL華星光電的戰略合作伙伴。這些年來,伴隨著TCL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的建設,旭硝子也持續增資擴產。活動中,旭硝子顯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川崎直哉向外商們講述了在惠州發展8年多的感受。“惠州具有最齊全的‘基板——面板——模組——整機’全產業鏈。我覺得惠州是最具力量的城市之一,有著非常好的服務。”川崎直哉認為,惠州營商環境高效優質,工作生活環境完善,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我們擬與地方政府合作,搭建幫助企業出海的平臺,目前正在考察尋找落戶地,惠州最吸引我的就是區位優勢。”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域拓展部華南區總經理張偉鋒告訴記者,這次活動讓他對惠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接下來將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研究。
湯俊向廣大外商發出誠摯邀請:“我們熱切期盼大家選擇智慧區、投資智慧區、建設智慧區。我們將當好‘您來投資、我們跑腿,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接下來,仲愷高新區將堅定不移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持續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培育更具核心競爭力的“5+1”產業體系。嚴格落實“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要求,深入開展“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年”活動,實施“一地一策”“一項目一專班”等機制,用好凈地交付、拿地動工、竣工驗收等服務專班,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活動中還舉行了廣東國惠智潼坪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簽約儀式。基金總規模為5億元,首期規模為1億元。由惠州國投聯合潼湖生態智慧區、深圳市坪山區產業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設立,以股權項目投資為主導,形成“前研后廠”的良好產業聯動,推動深圳、惠州兩市在產業方面的對接交流,實現兩地國有資本在高精尖領域布局,分享產業發展紅利,促進惠深兩地產業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記者林麗娟 通訊員高彬 鄧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