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作用,一個關鍵環節是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惠州廣大企業家委員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科技支撐。
深耕技術創新研發 在前沿領域實現新產品落地推廣
3月19日,在鴻蒙生態創新中心揭幕儀式上,作為首批OpenHarmony生態使能伙伴,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日以鴻蒙生態圈的核心成員身份出席儀式。
今年以來,九聯科技好消息不斷。三期項目——5G通信模塊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主體工程封頂;拿下中國移動2024年至2025年智能家庭網關產品集中采購項目超10億元的大標;與工信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建數字安全服務平臺,并基于平臺向政府機構、事業單位與國有企業提供政務辦公所涉及的即時通信等系列業務場景下的數字安全服務……
“得益于持續且大投入的研發,我們沒有被行業缺芯等帶來的困境打倒。”市政協委員,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詹啟軍信心滿滿地表示,近年來,九聯科技以鴻蒙系統為技術基石,堅持軟硬一體的發展思路,深耕技術創新研發,將智慧家庭業務優勢向物聯網通信、智慧城市、信創等更廣闊的數字經濟領域延伸。
目前,九聯科技已陸續迎來科研創新的收成,在人工智能、光通信模塊、智能算力、邊緣計算等前沿領域陸續實現新產品的落地推廣。詹啟軍表示,今年將依托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加大對智能機器人、8K+5G超高清智能終端、星閃、5G車規級模組等新產品的研發,推動新產品批量上市,積極儲備主流產品的新技術和新標準。
加強前瞻性新技術研發應用 提速競逐智能化賽道
在位于東江科技園的惠州華陽通用電子有限公司展覽廳內,智能座艙上超大尺寸的貫穿屏、新推出的電子外后視鏡等科技味十足;透過大屏幕,可以看到智慧工廠內火熱的科技“流水線”生產場景……
“從信息娛樂到液晶儀表、屏顯示、電子后視鏡、數字聲學系統、自動泊車等,再到座艙域控制器、駕駛域控制器,目前我們已形成豐富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產品線,正朝著智能駕駛最前沿的領域去突破。”市政協委員、惠州華陽通用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惠強介紹,華陽通用在較早時期就通過工業設計來推動產品創新,依托強大的技術實力、完善的制造體系和卓越的品質保證,競逐智能化賽道。去年11月,華陽通用榮獲“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成為我市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之一。
“公司成立20多年來,見證了汽車工業的發展,尤其是這幾年,中國在電動車產業中迅速崛起,形成了走向全球的能力。作為長期深耕汽車產業鏈的國內行業頭部企業之一,我們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徐惠強說,近年來,公司連續實現良好的銷售業績增長,具備了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的能力。在新型工業化的前行之路上,華陽通用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前瞻性新技術和產品的預研工作,推動國產化芯片的規模化應用,加速工廠數智化轉型。
注重產品研發制造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走進惠州市祥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面專利墻,可以看出企業對研發和技術的重視。市政協委員、惠州市祥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勝威介紹,公司專注研發、設計、制造智能先進工業設備,服務于新能源汽車防爆閥、動力電池防爆閥、汽車防水透氣閥,產品處于市場領先水平,終端客戶包括寧德時代、上汽大眾、比亞迪、廣汽、億緯鋰能等。
“2008年,我從香港回惠州創業,一直從事智能制造領域工作,祥勝智能整個團隊比較年輕,主要是以研發和制造為主,平均年齡約29歲。”鄧勝威表示,目前,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今年的目標是希望在去年營收的基礎上翻兩倍。
鄧勝威的信心來自公司正在建設的智能制造科技產業園這一新項目。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建設正有條不紊地展開,樁基工程已經完成。
鄧勝威介紹,新項目位于中韓(惠州)產業園,占地面積1.85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計劃完成4.2萬平方米的建設使用面積,目前已完成土地摘牌及配套程序、基礎配套及樁基建設,計劃今年內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該產業園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企業制造發展規模,保持新能源汽車安全部件智能裝備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未來還計劃通過首次股權融資、增資擴股等方式引進優質資本,用于加大企業研發能力及制造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品牌影響力。
記者歐陽成 馮麗均 陳春惠 謝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