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業新材料生產車間。記者黃鑫威 攝
鋁箔是電解電容器的主要原材料。小到手機、遙控器,大到計算機、冰箱、航天數控,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的各種電子產品都有可能用到微米級的電極鋁箔。
當前,我國儲能和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有很多“隱形冠軍”和行業獨角獸,位于博羅縣的惠州市冠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業新材料”)就是領軍企業之一。深耕惠州28年,不斷堅持電子鋁箔新材料的研發,冠業新材料已經成為鋁電解電容細分領域規模靠前的鋁箔生產企業,生產的負極箔占全球市場份額35%以上。
負極箔占全球市場份額超35%
鋁箔,因其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耐腐蝕性,被廣泛應用于包裝、家電、電池、電子通訊等領域。
走進冠業新材料展廳,各式鋁箔展現在記者眼前。在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正馬力全開、高速運轉,一派繁忙景象。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加速發展,手機、顯示器、主板等頻繁更換,鋁電解電容器市場大爆發,鋁箔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冠業新材料借勢不斷發展壯大。
冠業新材料成立于1996年,28年來一直專注于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超級電容器用鋁箔、新能源電池用鋁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惠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
“目前公司最大產能達1800萬平方米/月,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5%以上,在鋁電解電容細分領域是國內規模靠前的負極箔生產企業。”冠業新材料董事長焦宇彤介紹,公司依靠強大的研發能力,創建集自主工藝研發、高效生產線研發設計及控制系統研發于一體的系統性研發體系。憑借“素箔蝕刻之電解電容器用電極鋁箔”生產新工藝、新產品研發,公司躋身世界前列。公司“FOILTEC”品牌深得國內外同行及下游企業好評,并成為國際領先的鋁箔研發生產服務商,客戶遍及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英國、法國、意大利、巴西等國家。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鋁箔新材料發展前景和成長空間更加廣闊。
焦宇彤告訴記者,冠業新材料正依托自主研發優勢,重點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用石墨烯涂層鋁箔、超級電容器用涂層鋁箔、固態電容器用高分子導電聚合物用鋁箔,這些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船舶、石化、風能、太陽能、智能電網等國際科技和新興產業爭奪的關鍵領域和前沿賽道。
重視技術創新,保持行業領先
冠業新材料有一道別致的“風景”,辦公室、資料室和圖書室的書架上擺放著幾千冊裝訂好的資料,封面上注明了收集日期、研究領域、資料來源。
冠業新材料創始人張憲文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材料科學系博士,一直致力于新材料的研究。在他和焦宇彤的帶領下,公司一直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保持行業領先。
1998年,在中國大陸首創陰極化成箔;2007年,首創以化學腐蝕技術制造的低銅陰極腐蝕箔;2015年,研發高功率密度節能雙電層超級電容器用集流體與耐高溫長壽命電解電極箔,公司當年實現自動化生產,之后多年持續追加投資數億元擴建生產鏈;2016年,冠業新材料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榮譽稱號……
焦宇彤認為,正是這一系列的研發成果和獲得的榮譽,讓冠業新材料在行業保持領先,也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尋得了再次騰飛的機遇。
焦宇彤介紹,目前公司將產品擴展至超級電容及鋰離子電池用鋁箔等,并陸續推出超級電容器用蝕刻集流體,推動國內各大超級電容廠商實現原材料國產化,特別是超級電容器干法制備用涂膠箔,實現了從腐蝕箔、涂膠一體化,降低了國內干法電極采購成本。同時,冠業新材料以獨特的自有專利技術,降低穿孔鋁箔內阻,有效實現國內鋰離子電容器的性能提升;大幅改善鋰離子電池用石墨烯涂碳箔的高溫性,并為硫化物固態電池的研發提供可靠的材料支撐等。
繼續扎根惠州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得益于惠州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冠業新材料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焦宇彤說,深耕惠州28年,冠業新材料逐步形成以新材料為核心的特色產業集群,這一切離不開惠州這片支持產業發展的沃土。
焦宇彤告訴記者,電子信息產業是惠州兩大支柱產業之一,其中新能源產業是優勢產業,擁有完善的產業鏈條。德賽電池、億緯鋰能等多家電池龍頭企業及眾多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是冠業新材料的客戶,通過與這些企業緊密合作,冠業新材料得以不斷發展壯大。
今年,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賦予惠州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的戰略定位,提出要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材料產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和基石,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在焦宇彤看來,意見的出臺勢必推動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這是冠業新材料新的發展機遇。
“未來將繼續扎根惠州,充分利用惠州的資源和環境優勢,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焦宇彤介紹,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冠業新材料計劃在惠州增資擴產,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屆時,惠州基地的產值將達到50億元左右。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