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廣新局局長朱偉思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
新時代如何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如何通過文化的力量使廣大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昨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朱偉思做客惠州電臺新聞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文化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并解答廣大聽眾提出的問題。
支持建設一批民間博物館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有沒有具體舉措和新做法?“我們在牽頭制訂《惠州市存量公共設施豐富文化內涵及改進使用管理總體工作方案》。”朱偉思表示,計劃將整體盤活市區范圍內的掛榜閣、合江樓、豐湖書院、豐渚園等公共設施閑置部分,充實內涵、提升人氣,彰顯城市歷史人文底蘊與建筑特色,弘揚城市人文精神,使之成為惠州名副其實的文化地標。
東坡紀念館、賓興館項目正加緊推進建設。“我們正在調整東坡祠景區整體管理使用方案,計劃將東坡糧倉部分作為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承以及其相關文創產品的推介中心,將東坡祠景區打造成集歷史底蘊、文化內涵、游覽人氣俱佳的惠州標志性文化場所,成為到惠州必游文化景點。”朱偉思說。
鑒于我市有眾多收藏愛好者和優秀藏品,朱偉思介紹,市文廣新局將支持建設一批民間博物館,在普查、調研的基礎上,牽頭制訂相關方案,出臺民間博物館認定和管理辦法,按照政府引導支持、社會積極參與、群眾受益共享的原則,盡快認定、掛牌一批民間特色博物館,在保證藏品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讓掌握在群眾手中收藏資源發揮更大作用。
惠城區圖書館年內建成
“惠州是全省首個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試點市,文化民生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朱偉思說,全市建有6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化館、6個公共博物館 (紀念館)、73個鄉鎮 (街道)綜合文化站、1262個行政村(社區)文化室等。
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目前,按照國家和省標準,我市公共文化設施類還有兩個缺項,一個是惠城區圖書館,另一個是村(社會)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今年年底前我們將全部按時間要求完成。”朱偉思說,今年年底前,惠城區圖書館將建成,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也將建成實現全覆蓋 (總共建設1273個,至上半年已建成1114個,覆蓋率為87%;下半年將建159個,實現100%覆蓋)。此外,我市還將積極推進市美術館建設。
“我們在1043個行政村、219個社區全部配備村級文體協管員。”朱偉思表示,接下來,市文廣新局將對村級文體協管員進行培訓,并讓文體協管員引導社區居民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同時要求各縣(區)、鎮(街道)一級文化部門主動把文化活動、文化項目送下去,將這些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真正用起來、活起來。記者龔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