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甘少權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
惠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如何定位?我市交通、保障性住房未來如何規劃?昨日,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甘少權做客惠州電臺新聞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著眼未來,超前謀劃,高質量編制好城市總體規劃”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并解答廣大聽眾提出的問題。
我市正編制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惠州是連通粵港澳大灣區與海西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的重要支點,是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承載區以及科技產業創新活力區。”甘少權介紹說,按照廣東省“一核、一帶、一路”的總體功能布局要求,我市首先將找準惠州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角色定位,堅持在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發展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主動謀劃對接廣州東擴、深圳東進發展戰略,進而聯動港澳。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編制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將從定位、職能、規劃布局、區域協同等方面貫徹落實國家戰略。
甘少權介紹,我市將以高效的空間組織整合惠州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例如利用區位優勢,全力打造大灣區海陸空物流樞紐,實現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高效銜接和資源整合。
在此基礎上,我市將進一步加強與廣深港的互動,打造區域合作平臺,直接輻射河源、汕尾,連接粵東北及閩贛地區,推動惠州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中心城市。
構筑“海陸空鐵”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交通、公共配套等是市民關注熱點,未來惠州的內部及對外交通該如何規劃,才能站在新時代著眼未來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市住建局目前正在牽頭編制《惠州市區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5)》,規劃中除了提到約31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還提出建設約250公里的公交專用道網絡,并重新梳理常規公交線網,構建快線、干線、支線三個層次分明的公交線網。
甘少權介紹,交通方面,我市接下來將構筑“海陸空鐵”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城市路網格局,改善居民出行環境。在對外交通上重點打造“兩港三網”,即海港、空港、高速公路網、軌道交通網和寬帶通信網。
其中,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網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內容。甘少權介紹,我市將進一步拉開城市骨架,城市規劃區內形成“五橫、四縱、五加密”的高速公路網絡。同時,不斷建設完善贛深客運專線、廣汕客運專線、廈深鐵路等高鐵線路,以及惠東惠陽城際等城軌和9個市級綜合交通樞紐。
“十三五”規劃新增保障房5100套
在公共服務方面,甘少權表示,我市住建系統始終將“住有所居”這一人民群眾的基本要求貫徹落實到住房保障工作中。
據介紹,目前我市已建立市-區-街道-居委會四級聯動和多部門并聯審核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機制,住房保障覆蓋面已擴大到在城鎮工作和生活的戶籍和非戶籍人群。
“十二五”期間,惠州市城鎮保障性住房(含租賃補貼)目標任務為28766套,實際建設(含租賃補貼)31080套,完成比例約108%,其中惠城中心區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11265套。
“我們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甘少權介紹說,“十三五”期間,全市計劃新增城鎮保障性住房(含租賃補貼)5100套。
同時,積極推進住房保障貨幣化,在實物保障的基礎上,完善貨幣化保障方式,通過向保障對象發放租金補貼,讓保障對象租賃社會房源,有更多選擇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和條件,讓保障群體住得放心,住得安心。
記者邱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