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惠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曾建廷做客《行風熱線》,就“扶殘助殘,共同發展”主題與廣大聽眾朋友交流。
針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曾建廷介紹,殘疾人康復的其中一種形式是機構康復,主要面對兒童。目前,全市共建起30個康復機構,其中公辦康復機構9個、民辦康復機構21個,共設有兒童康復學位1600多個,目前在訓兒童1100人。除聽力語言訓練比較薄弱外,其他類型的康復訓練基本能滿足殘疾兒童的康復需求。
曾建廷說,部分農村殘疾兒童由于條件限制沒能送到康復機構,實際上,有康復需求的兒童還有不少。在公辦機構進行教育康復的兒童主要為0~6歲,我市將年齡適當放寬,0~8歲的殘疾兒童可享受免費教育康復。如果不能進入公辦康復機構,那么,在定點民辦機構進行康復、符合條件的學生,每人每年可獲國家、省、市、縣共兩萬元補助。對于殘疾兒童,曾建廷鼓勵他們要辦證,殘疾人證為全國通用。根據殘疾人證的級別、種類,實施兒童康復訓練。
另外,社區康復也是殘疾人康復形式之一。目前全市鄉鎮辦事處共建立了42個康園中心,今年底到明年初,在全市所有鄉鎮辦事處都要建設一個康園中心,對重度殘疾人進行日間照料。對于來不了機構的重度肢殘人,就進行居家康復。重度殘疾兒童來不了康復機構或特殊學校的,就送教上門。(記者陳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