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醫院把無法退回的患者“紅包”作為公益基金
一提到上醫院治病,很多人會感慨看病貴;患者要做手術,家屬琢磨著要不要給醫生送紅包,買個安心……如此種種醫患關系不和諧的雜音一直困擾著人們。昨日上午,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郭照華、副院長方永平做客《行風熱線》,就“以醫院管理陽光監察平臺為抓手,著力提高行風建設新水平”等方面的問題與廣大聽眾朋友進行交流。
醫生開方用藥超時超量超金額,監察系統亮警示
家住下角的李先生日前因肺炎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當時醫生給他打了點滴,開了點藥。看到結算的醫藥費,他感覺有點貴,不知是否有辦法查明醫院有沒亂收費?網友“zj805”說,生病去醫院,醫生隨便開幾盒西藥就要上百元。自己是個外來工,收入微薄,難承擔高昂的醫藥費,問醫生能否給患者開方子,患者自己到外面藥店買藥?
針對李先生反映的問題,方永平表示,每個患者的身體條件不同,醫生通過診斷,因人而異確定用藥的時間和強度。同時,在保證療效的情況下,盡量給患者使用基本藥物,以降低看病費用。如果李先生對醫藥費有疑問,可向醫院行政服務中心反映,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
至于網友“zj805”提出的問題,在方永平看來,外頭藥店的藥品良莠不齊,一旦患者服用在外面藥店購買的藥無效,甚至出現不良反應,那就很難判斷究竟是醫生診療錯誤,還是藥出了問題,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在醫院就診后,根據醫生處方在醫院買藥。
郭照華說,市第一人民醫院搭建陽光監察平臺,其中通過 “陽光用藥”系統,整合了醫院臨床科室、醫生、藥品等基礎信息和診療處方、藥品入庫、藥品銷售等業務信息,實現對醫生診療用藥的電子監察。當出現醫生處方用藥超時、超量、超金額等不規范用藥時,系統會亮起警示,這樣就可以限制醫生開方用藥的不合理性,從機制上降低了超時、超量、超金額用藥現象,減輕患者醫藥費用,有效緩解老百姓看病貴問題。
醫患雙方簽廉潔協議書,確保廉潔行醫
家住江北的高女士是東北人,之前在老家時,有個親戚需要做骨科手術,為了圖個安心,他們給做手術的醫生甚至麻醉師都送了紅包。現在在惠州定居,有家人即將要入院做手術,不知道要不要送紅包給醫生?“送吧,增添了負擔;不送,心里又不踏實,生怕醫生不全力以赴。”高女士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決斷。
日前,國家衛計委發出通知,要求從今年5月1日起,在二級以上醫院就醫,醫患雙方要簽署協議書,承諾不收和不送紅包、貴重禮品。市第一人民醫院也要求醫患雙方簽署廉潔協議書,以規范醫生從業行為,凈化行業風氣。一旦患者及其家屬給醫生送紅包,醫生應當及時退回。如果無法退回,則轉存到醫院的廉政賬戶,作為公益基金,幫助有困難的患者。
“患者及其親屬不給醫生送紅包,醫生也會盡心盡力把手術做好。沒有哪個醫生會故意把手術做砸,那不是等于自毀招牌嗎?”方永平說。(記者王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