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市商務局局長廖巍做客惠州電臺新聞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全力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現場解答聽眾提問。據悉,從本期開始,《行風熱線面對面》聚焦企業發展、營商環境建設等熱點話題,本期也是《行風熱線面對面》“服務企業特別節目”的第一期。
今年前5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增16.8%
據廖巍介紹,在本輪機構改革之后,市商務局的職能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一是發展對外貿易,比如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二是外資管理工作;三是促進消費,帶動內貿流通;四是投資促進工作,吸引更多投資來惠;五是口岸建設和管理工作。
據悉,今年以來,我市外貿進出口平穩運行,利用外資穩步向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外貿進出口備案登記企業共6409家,全國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報參報企業5457家(去年4380家),同比增長24.6%。進出口貿易方面,據惠州海關統計,今年1~5月,惠州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為150億元,同比增長38.7%,占同期惠州進出口總值的13.1%,比較去年同期提升了4.6個百分點,成為惠州外貿的一大亮點。
發展利用外資方面,今年1~5月,全市累計設立220宗新企業,合同外資金額111.51億元,同比增長45%;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0.04億元,同比增長16.8%。全市企業增資擴產活躍,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增資項目79宗,同比增長14.5%。
此外,我市商務部門還通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多證合一”工作,有力提高了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使用率和覆蓋率。同時,大力推動備案外資項目落地,組織企業參加企業“直通車”活動,引導協助企業用好用足促進利用外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廖巍表示,包括“外貿十條”等眾多優惠政策的落地,有力增強了企業投資落戶和增資擴產的決心。
組織26家企業申報國家進口貼息扶持項目
近年來,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對企業發展的扶持作用日益凸顯。據廖巍介紹,今年,中央、省、市在我市共下達幫扶專項資金815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223萬元,省級資金4582萬元;同時,市級專項扶持資金也從原來的每年1000萬元提高到2350萬元。據統計,今年,我市獲得省級專項資金的企業約57家;獲得市級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的企業約有1036家。
廖巍表示,近年來,通過省、市各類扶持專項資金,我市持續對符合條件的外資新項目、外資增資項目、外資跨國公司及地區總部投資項目和財政貢獻、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項目給予資金支持,以增強對高端外資、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時,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鼓勵企業走出去,如參加省級商務主管部門主辦或承辦的國外投資促進活動,并給予一定補貼,以有效提高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加大與國外企業交流合作的積極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市商務局共組織符合條件的46家企業申報廣東省進口貼息扶持項目,獲得貼息金額1000多萬元。同時,組織26家企業申報國家進口貼息扶持項目,申報金額達3.83億美元,目前正在按程序辦理。
電子商務發展也是眾多市民關注的焦點話題。廖巍介紹,發展農村電商是近年來市商務部門促進內貿消費的抓手之一,為打通我市農產品從田間到城市的銷路,市商務部門通過積極推進農村電商平臺建設,加強與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促進我市農產品“上網觸電”,推出了“農村淘寶”項目建設等多項措施,有力推動了農村電商發展。 (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