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正開發“可說話”微信導覽圖
微信群指尖惠州有一大群攝影愛好者,他們經常發布惠州美圖美景,將惠州的美分享出去。
拿起手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為市民旅游提供了極大便利,旅游,就是這么任性。
昨日,市旅游局局長黃細花做客《行風熱線》,就“如何利用新媒體宣傳推介惠州旅游”這一主題與廣大聽眾朋友進行交流,并解答聽眾提出的問題。
外出推介先用微信廣發邀請函
黃細花指出,旅游是一種分享,而微信則為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分享平臺。得益于此,前段時間惠州獲得全國營銷創新獎,惠州因微信而美,微信因惠州而美。微信上的美圖經分享,讓更多人認識惠州。例如微信群指尖惠州,就有一大群攝影愛好者,他們經常發布惠州美圖美景,將惠州的美分享出去,實現惠州的美更快、更好的分享。
除了微信,惠州還有什么新媒體手段促進惠州旅游?黃細花說,除了線上,線下活動要豐富多彩。惠州拍了很多微視頻、延時攝影,用沙畫、動漫、MTV《花詠惠州》來展示惠州,用短視頻達到較快的傳播效果。另外還有攝影創意大賽,征集圖片。同時還利用互聯網搞活動,如網上認養海龜,跟去哪兒網搞互動活動“海龜去哪兒”;跟攜程網策劃主題“海龜帶你游惠州”;跟驢媽媽網搞活動“驢媽媽牽手海龜寶寶”等等。這些活動都是通過微信跟互聯網連接。
去年7月,惠州還舉辦了“愛妃,皇上喊你來吃荔枝”、“愛妃,皇上請你買荔枝”活動,通過互聯網賣荔枝,在開通航線的城市如北京、重慶,昆明等地征集吃荔枝的人,活動送出500多份荔枝,反響很好。“活動要線上線下相結合,與互聯網結合起來。例如我們去哪里做推介,都會先做微信邀請函,在微信、互聯網上征集,讓更多人參與。”
整理民俗節日,推出相關活動
節目中,網友“東江鯊@”表示,家里孩子正處在對什么都好奇的年齡,而自己也想多帶他去外面游玩一下,可是因為平常需要上班,只能周末帶孩子去周邊玩。希望最美惠州能為家長們多推薦適合孩子游玩學習的景點和活動。
黃細花表示,周末農家樂很受歡迎,惠州鄉村游也在不斷完善中,每個鄉鎮都會有自己的活動,如菜心節、草莓節等。這些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們參與,讓孩子體驗農家農事。
2016年,市旅游局將重點推民俗文化活動。惠州有好山、好水好空氣,很多地方也是如此,不過,各地文化是有差異的。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惠州的一些民俗如上燈、南瓜節等都保留得比較好。接下來將把這些民俗節日整理出來,日后家長就可帶孩子去感受祭祀、節慶民俗的神圣感,相信這種活動讓孩子參與,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傳統教育,能讓他們從心靈上感受中國、惠州的傳統文化。
建網上游客集散中心,開發微信導覽圖
黃細花表示,有了互聯網、微信后,旅游不是單打獨斗的,不是城市自身作宣傳,而是變成了整合宣傳。全國各城市之間建立起分享會的平臺,互相推介城市旅游。惠州與北京、浙江等地已建立了分享會平臺。惠州正在謀劃建立惠州網上游客集散中心,通過手機客戶端、微信、APP后臺,讓來惠州的游客能找到要住的酒店、導游、交通指引,實現無縫對接。
目前,惠州也在開發可說話的微信導覽圖。自駕游客到惠州,要找加油站、就餐、廁所等,在微信上通過語音都能找到。另外,線下游客集散中心目前正在整合資源。例如輕軌即將開通,可考慮在輕軌出口配套線下游客集散中心。又可將惠州西湖的幾個游客集散中心利用起來,方便游客快速到景區、酒店。
文/圖 記者陳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