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底,我市企業用工需求約5萬人,缺工約3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因為就業難,在不少大學生心目中每年的畢業季都是黑色的;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又叫苦不迭,高呼“招工難”??此泼艿?ldquo;就業難”和“招工難”,在現實中卻真實存在。如何化解這一矛盾,促進就業?昨日,惠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人社局”)局長李小紅做客《行風熱線》節目,就以上問題與市民交流。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
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有多項創業資助
市民小宋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他選擇自主創業,開了一家公司。然而,萬事開頭難,公司運作不是很順利,他想知道對于大學生創業,我市勞動部門是否有優惠扶持政策,助他渡過難關?
李小紅說,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能以創業帶動就業。為此,我市除了免費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外,還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多項創業資助。如企業補貼:給高校畢業生創辦的企業每年3000元租金補貼;個人補貼:給創辦企業的高校畢業生每月350元的社會保險補貼;創業補貼: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資助。另外,還給高校畢業生發放臨時生活補貼托底。市人社局對登記失業滿半年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發放臨時生活補貼(最長不超過半年),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760元調整到每人每月904元。
此外,市人社局還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一站式服務。首先是進行實名登記管理。通過登記個人信息,掌握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專業特長、求職意向等,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人事代理、就業培訓、技能鑒定、職業介紹等服務,從而提高就業率。
關鍵詞 困難人員就業
發放社會保險及崗位補貼,鼓勵企業吸納困難人員就業
高校畢業生有學歷,有知識和技術,在找工作方面較有優勢。然而有一部分人,比如四五十歲年齡較大的失業人員、殘疾人,他們在學歷、知識技能等方面相對較弱,找起工作來比較難。
市民嚴先生是發電廠下崗工人,在家待業4年多了。“不是我不想去找工作,我都40多歲了,學歷又不高,要找份工作真的不容易。”嚴先生無奈地說。
為了幫助像嚴先生一樣的困難人員就業,2013年我市共發放就業專項資金5570萬元。主要用于4種補貼:一是社會保險及崗位補貼,鼓勵企業吸納困難人員就業,當年度吸納困難人員的,向企業發放社會保險補貼(每人每月350元)和崗位補貼(每人每月400元)。據了解,2013年,我市共發放社保崗位補貼212.91萬元;二是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例如自己打散工)的,可申領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每人每月252元),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2013年,我市為1261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保補貼52.86萬元;三是一次性創業資助,就業困難人員自主成功創業的,可申請一次性創業資助(每人5000元);四是小額擔保貸款,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自籌資金不足的,可通過人社部門向銀行申請小額擔保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2013年,全市為39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73萬元。
此外,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就業困難人員家庭就業情況調查建檔工作,掌握就業困難人員及其家庭的就業失業情況。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建立檔案的就業困難人員家庭3877戶(涉及勞動力8083名),就業困難人員4317名。開發就業困難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實行數據庫信息管理,對困難人員實行有針對性、個性化服務,如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
關鍵詞 企業缺工
發放文化消費卡,給異地務工人員更多人文關懷
據了解,春節過后,我市一些企業開始在人力資源市場招工,而來我市的外地務工人員也逐漸增多。那么,我市企業缺工現象是否嚴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緩解這個問題?
李小紅表示,我市共有務工人員150萬人,其中來自外省市的務工人員110萬人。截至2月底,全市企業用工需求約5萬人,大體上缺工約3萬人,主要分布在電子、制衣、制鞋、箱包等行業。
“辦好綜合性招聘會,為企業搭建招工平臺。”李小紅說,今年一季度全市將舉辦150場綜合性招聘會(全年600場),幫助企業招收轉崗員工和新員工。我市還組織企業赴河南、安徽、廣西以及汕尾、茂名、韶關等地舉辦專場招聘會,加強勞務合作。另外,進行校企對接,組織43所中職學校與大中型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實現畢業生大部分在本市就地就近就業。邀請外省、市中職和技工學校與我市企業洽談勞務合作。同時發揮市人力資源網作用,向全國發布企業招用工信息。利用市人力資源網與全國各省、省內各市聯通的優勢,積極收集我市企業招工信息向全國各省和省內各地發布,并在市人力資源網設立缺工優質企業專欄,增強招工信息發布的效果。
為了營造良好的就業生活環境,加強對異地務工人員的人文關懷,惠州還獨創性地向務工人員發放文化消費卡1.49萬張(每年每卡由政府充值200元,用于觀看電影、電視、文藝演出,購買書報等消費活動)。2013年,先后20多次組織全市各縣(區)200多家企業的1萬多名在惠務工人員免費觀看各類文藝演出、全國乒乓球超級聯賽和參加 “幸福廣東活動周”活動。
高校畢業生創業資助
1、企業補貼: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可領取每年3000元租金補貼;
2、個人補貼:創辦企業的高校畢業生可領取每月350元社會保險補貼;
3、創業補貼:每人5000元一次性創業資助。
高校畢業生臨時生活補貼
登記失業滿半年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可領取每人每月904元臨時生活補貼,最長不超過半年。
困難人員就業專項資金
1、社會保險及崗位補貼:當年度吸納困難人員的,企業可領取社會保險補貼每人每月350元、崗位補貼每人每月400元;
2、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的,每人每月補貼252元,期限不超過3年;
3、一次性創業資助:就業困難人員自主成功創業的,每人補貼5000元;
4、小額擔保貸款: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自籌資金不足的,可通過人社部門向銀行申請小額擔保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記者王品端 通訊員田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