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運動健身的市民請留意
“請吃飯不如請流汗”,近年來,我市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尤其是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屆省運會后,惠州的體育設施設備更加完善,人們的健身熱潮節節攀高。盡管如此,還是有部分市民埋怨體育場館雖然有,但免費開放的少;體育健身器材有,但是維護維修工作跟不上……昨日,惠州市體育局局長張曉牧做客《行風熱線》一一解答聽眾提出的問題。
各體育場館管理主體不同,為維護正常運作有的適當收費
網友“malformation”說,以前踢球隨時去球場就可以了,現在踢球要提前預定場地,一場球下來場租就好幾百元。“既然是花納稅人的錢建的體育場館,是不是應該也得讓納稅人免費使用呢?為什么公共體育場館的足球場不免費開放?”
據張曉牧介紹,為了籌辦第13屆省運會,我市市、縣(區)兩級投入資金建設、改造各類體育場館14座。省運會后,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這些場館先后都已經面向社會開放。但因各場館使用、管理主體不同,每個場館的開放時間、開放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惠州體育館每周白天免費開放兩次,晚上要收費開放,遇承接重大活動時暫時閉館;而金山湖體育館、金山湖游泳跳水館是在滿足惠州學院教學使用的前提下,面向市民開放;元旦、春節、勞動節、全民健身日、中秋節、國慶節等國家重大節日當天正常營業時間各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
關于體育場館收費的問題,張曉牧表示,目前,從國家、省關于公共體育場館、私人體育場館的開放收費問題,都還沒有具體的規定和標準。至于我市各類場館的收費情況,社會投資建設的體育設施收費這一塊,市體育局還沒有介入管理,基本上都是各自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定標準;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體育場館(包括學校開放的體育場館),其開放收費標準是物價部門在綜合考慮場館公益性,并參考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審核批準的。
網友“我行我素”說,公園里的健身器材頗受市民歡迎,使用率非常高,但是一些健身器材長期使用而得不到維護,變成了傷人利器。張曉牧說,由于器材使用頻率高、人為破壞及少數單位管理維護責任不落實等問題,導致健身器材“受傷”。對此,市體育局采取了定期派人維護檢修、誰建設誰負責等多種方法來確保各類公共體育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接下來,市體育局將學習借鑒外省、外市關于全民健身設施管理經驗,結合惠州實際,進一步加強對市區各類公共體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多部門聯合執法,查處游泳池經營單位違法行為
市民陳女士稱,正值夏天,市區很多小區游泳池開始對外開放經營,但這些游泳池的水質達標嗎?有沒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監管?
張曉牧表示,各類經營性游泳場所屬于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其監管牽頭單位是各縣(區)體育行政部門,具體水質監控及泳池安全涉及到安監、體育、衛生、工商、旅游和質監等部門。其中,體育部門負責室內泳池和人工泳池的經營監管;衛生部門負責泳池衛生許可管理和水質檢驗;工商部門負責營業登記。
經營相關游泳項目必須經過縣以上體育行政部門許可,辦理《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證》,應配備專業救生員、醫護人員和救生設備、醫護器材,娛樂設施應有產品合格證,經營場所應建立安全生產制度,尤其要有應急救援預案。
每年,市體育、安監、衛生、工商、旅游和質監等部門都會組成聯合執法組,不定時對游泳池經營單位進行檢查,查處違法行為,杜絕安全隱患。“我們歡迎廣大市民積極來電、來信舉報未經許可違規經營游泳場所的行為,以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張曉牧說。
“體育進社區”活動讓居民在家門口就可參加運動會
小謝是仲愷高新區一名外來工,工作之余喜歡打乒乓球。他想通過參加比賽或者培訓班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但是很少聽說有組織乒乓球賽,參加培訓班的費用又高,希望體育部門能多開展免費的體育活動或培訓班,真正做到體育惠民。
針對小謝提到的問題,張曉牧說,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是推動全民健身、實現體育惠民有效而直接的途徑。市體育局利用元旦、春節、全民健身日等重要節日,組織開展綠道騎行、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小型體育比賽活動。特別是今年,市體育局委托各項目體育協會送“體育進社區”,組織開展30場次社區體育運動會,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夠參加體育活動。
至于免費開辦體育項目培訓班的問題,近年來,市體育局聯合各項目體育協會,面向市民舉辦了多場次的免費體育培訓班,邀請市內外專家、學者和優秀社會體育工作者來惠授課、指導。廣大體育愛好者可多留意有關培訓信息,積極參加各類培訓。記者王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