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局長潘如新談推進法治政府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昨日上午,市司法局局長潘如新做客惠州電臺《行風熱線面對面》,就“以一流的服務和保障推進法治政府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與市民進行交流。
“市區養犬管理條例”擬作今年立法預備項目
談及今年的立法計劃,潘如新透露,市政府規章制定計劃項目初步擬定1項《惠州市防空警報通信建設與管理暫行規定》,現正按立法程序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審議通過后印發實施;市政府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提交審議的地方性法規案1項,為《惠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同時《惠州市區養犬管理條例》初步擬定作為市人大常委會今年立法工作的預備項目。
在被問及外來人員在惠州如何申請法律援助時,潘如新表示,法律援助是政府提供給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的法治福利。
“法律援助的方式有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目前我市已實現農民工法律援助全覆蓋,也為農民工開辟了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實現當天申請、當天審查、當天指派,讓農民工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潘如新介紹。
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公共法律服務
潘如新還就公共法律服務等內容等作出詳細解釋。他介紹,近年來我市積極構建全媒體、全覆蓋、全天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得到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比如,建設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以“惠州e普法”平臺為基礎打造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等。
潘如新表示,農村群眾可以通過“平臺+熱線+互聯網”的渠道獲得公共法律服務。我市建有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并整合了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人民調解、法律援助、12348語音熱線等法律服務資源進駐平臺,同時組織法律服務資源入駐“廣東法律服務網”和“粵省事”微信服務平臺。
120家民營企業獲“法治體檢”
法治政府建設一直備受群眾關注,但是很多人對這項工作并不是很了解,潘如新也就此作出解答。
潘如新說,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包括九個方面的內容,包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保障等。
有市民提問將如何服務民營企業的發展?潘如新回答說,一是清理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經清理,我市地方性法規、規章沒有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定,需廢止規范性文件15件,需修改4件。二是設立惠州市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指導中心,為中小微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提供法律服務。三是成立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為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目前已為我市120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四是開展公證服務進民營企業活動。五是開展法治宣傳進企業活動。
記者付巨晗 通訊員汪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