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供電局負責人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時透露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惠州供電局有哪些措施保障電力供應?換了智能新電表后,怎么感覺讀數走得快?昨日上午,惠州供電局局長何偉斌做客惠州電臺新聞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讓人民群眾不僅‘用上電’,更要‘用好電’”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
去年我市全社會用電量368.35億千瓦時
何偉斌在節目中表示,近五年來,全市用電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最高負荷從2013年的435.4萬千瓦增長至去年的631.8萬千瓦,年均增長9.8%;2017年同比增幅達到15.24%,增速居全省第一;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增長到去年的368.35億和261.96億千瓦時,2017年同比增幅達 13.89%和16.04%,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
2017年全市實增用電容量426萬千伏安,同比增長56%;其中大工業實增容量206萬千伏安,同比增長283%,展現出經濟發展的強大后勁。隨著伯恩光學(擴建)、中興新通訊、欣旺達、東風本田、華業鑄造廠等大用戶陸續接入,中海油惠煉二期等用電負荷的集中釋放,惠州電網負荷將保持高速發展,預測2018年最高負荷721.8萬千瓦,增長14.25%,供電量410.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56%。
智能電表計量電量更加準確
節目中,有市民反映現在的智能電表感覺好像比以前走得快了。“預計到今年6月30日,惠州市將實現智能電表全覆蓋,全市實現遠程自動抄表。”何偉斌介紹,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的智能終端,它除了具備傳統電表計量客戶用電量的功能外,還具有用電信息存儲、雙向多種費率計量、防竊電等功能,同時還有性能穩定、可靠性高、功耗低的特點。
“‘電費上漲’的真相是,之前用機械電表少算少收電費了,這部分損耗是由我們電網承擔的,而更換智能電表后,計量電量將更加準確。”何偉斌介紹,有些市民懷疑由老式機械電表換為智能電子表后走得快,這是因為電子表與機械表的結構不同,電子表沒有機械表的轉盤,沒有機械磨損,因此比較容易控制誤差,準確度比機械表更高。
“十三五”擬投資141.9億開展電網建設
“截至目前我局在全市共建設43個充電點,200余個充電樁。”何偉斌介紹,市民可以下載安裝粵易充APP查詢、使用。
“目前我市充電汽車存量約4000部,今年惠州供電局將繼續加強充電設施基礎建設,以示范引領和市場導向相結合加大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全年計劃建設200~300個充電樁。”何偉斌介紹,該局接下來將加快城市公共停車位、居民區停車位電氣化、停車場充電一體化領域充電設施建設,并積極與高速服務區運營公司合作,大力推進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建設。
在電網建設方面,何偉斌介紹說,廣東電網公司與市政府簽訂 “十三五”戰略合作協議,電網規劃與城市發展、土地利用、路政建設等“多規合一”取得實質性進展。“十三五”期間,惠州供電局規劃投資141.9億元開展電網建設。
在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中,至2018年底,將完成15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涉及配網項目116項,項目總投資5940萬元。
記者周麗琴 通訊員何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