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劉洪添做客惠州電臺新聞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以“抓安全,促發展”為主題,就事故預防、應急處置、安全教育等問題與市民進行交流,并解答聽眾提出的問題。
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管控
據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強調安全生產絕無法外之情,要求堅守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采取超常力度治超,嚴格落實水泥生產企業24小時駐點值班和信息化建設,推動治超主體責任落實;市審計局加強監督審計,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縣(區)和有關單位進行通報約談;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嚴肅查處超限超載行為,超載違規率大幅下降,道路交通和運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事故風險得到有效壓降。
石化區安全管控方面,以大亞灣石化區安全風險評估為重點,狠抓隱患和建議措施的整改落實,以執法檢查和專項整治為抓手,以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為契機,不斷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有效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近年來我市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平穩態勢。
劉洪添介紹,目前,大亞灣區已建成較為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投資1.8億元建成的大亞灣石化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是全國首個國家級危化品應急救援基地,配備有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惠州隊和大批專業高端應急救援裝備。“我們將一如既往高度重視大亞灣區的安全生產工作,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將事故風險降到最低。”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應急管理部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所有企業開展全員安全生產強制培訓,嚴格考核,確保相關人員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劉洪添說,截至7月,共培訓24252人,其中企業主要負責人8960人、安全管理人員6858人、從業人員8434人。
針對企業存在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嚴格、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等問題,劉洪添表示,通過持續在全市企業推行事故警示教育、公告風險點危險源、作出安全生產承諾、公示主體責任清單等措施,督促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不重視、隱患長期存在,甚至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企業,將依法曝光其違法違規行為,嚴格按規定將其納入安全生產領域失信“黑名單”。
3月以來排查風險隱患點1269處
今年是我市三防指揮部工作職能從水利部門劃轉應急管理部門的第一年。劉洪添介紹,半年來,該局認真履行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的職責,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經過幾輪強降雨的檢驗,目前我市三防工作運作正常有序,指揮順暢有力。
“今年3月以來,我市就全面開展防汛備汛大檢查,4月中旬組織4個工作組對各級三防工作責任落實、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防汛防風應急機制建設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劉洪添介紹,共檢查各類水利工程2441宗,排查風險隱患點1269處(包括地質災害隱患點157處),檢查重點防護對象3780處(包括漁船2122艘、“三無”船舶1752艘),把漁船、“三無”船舶、危險區域人員等信息重新核準,把基礎資料備齊,做到情況明、底數清。
據研判分析,今年登陸或影響我市的熱帶氣旋(臺風)可能有3至4個,其中至少有1至2個為強臺風。劉洪添表示,將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加強部門聯動,科學防御調度,把人員轉移和安置責任落實到人,積極發動群眾做好防風避險,盡最大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防地震方面,劉洪添說,我市已建成地震監測臺站22座。根據國家、省關于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項目的計劃安排,我市擬在2020年前新建73座監測臺站,將實現每個鄉鎮(街道)全覆蓋。同時,省地震局已在我市布設16個地震流動重力測點,7個縣(區)的部分學校安裝了8套地震預警接收終端。近期我市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請廣大市民安心工作生活。
記者楊 熠 通訊員陳奕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