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朱向陽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以“努力減輕企業社保負擔,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并解答廣大聽眾提出的問題。在節目中,朱向陽針對市民關注的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等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全市共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逾1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政策,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后有一個緩沖期。
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單位繳費政策包括“免、減、延、緩、保”。朱向陽介紹,自我市實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以來,大大減輕了企業社保負擔,對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據統計,今年2月至3月,全市共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約10.95億元(其中養老部分10.59億元、工傷部分0.13億元、失業部分0.23億元),受惠企業約10.1萬戶(其中大型企業約2100戶、中小微企業約9.8萬戶)。
除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為支持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人社部門還結合失業保險工作實際,出臺包括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補貼和受影響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的補貼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落實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補貼政策方面,該局除了進一步放寬裁員率標準,還提高經辦效率,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快補貼審核發放工作。符合條件的企業,不需要提交任何申請資料(即免申請),統一由市人社局、市社保局通過社會保險大數據系統篩選比對導出初審符合條件企業名單。經審核和公示,全市6.8萬家企業符合免申請直接發放條件。該項補貼已于3月10日前全部發放到位,共計1.14億元,涉及企業職工110萬人。
另外市人社部門還加快推進受影響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底,全市共返還受影響企業失業保險費2.49億元,涉及企業339戶,惠及職工9.2萬人。
部分新招用員工最高給予1000元補助
疫情防控期間,許多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面臨著不少困難。為緩解企業壓力,朱向陽介紹,市人社局在助力企業穩崗、復工復產方面還推出了四項補貼政策。
一是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在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所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該職工2020年1月份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50%補貼企業。二是對生產、配送醫用防護服、隔離服、醫用及具有防護作用的民用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或生產上述物資所需要的重要原輔材料)的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的,按每人不超過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三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向我市五類企業推薦員工就業,每推薦1名員工給該機構發放400元職業介紹補貼。四是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企業自主或委托機構開展職工線上適崗培訓,完成培訓任務且培訓效果達到計劃要求的,根據實際參訓人數按每人每課時(不少于45分鐘)3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每人每年補貼上限不得超過1000元。
朱向陽表示,接下來市人社局將繼續加大對四項補貼政策的宣傳、服務、落實推進力度,通過大數據比對主動對接企業,加強分類指導,精準服務,精準發放。(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謝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