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林火明做客惠州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圍繞“以一流的市容市貌助力全域文明創建”這一主題與市民交流,并解答廣大聽眾提出的問題。
惠城年內基本建成城市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正在推進的垃圾分類工作是市民關注的熱點。林火明介紹,垃圾分類工作充分吸取前期工作經驗教訓,同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前端分類投放、中端分類收運、末端處理設施設備建設。目前,“大分流”出來的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廢舊衣物、建筑垃圾,通過獨立的“收運處”體系進行分流和資源化利用;“小分類”里的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如可回收物由市場化公司負責運輸和處置,有害垃圾由市場化公司負責采用具有危險貨物運輸資質的車輛運輸到指定的符合環保要求的暫存點或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進行安全處置,廚余垃圾由市場化公司負責運輸和處置,其他垃圾由物業負責自行轉運至附近生活垃圾轉運站,做到日產日清?!敖衲耆谐鞘袇^域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惠城區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外,還明確其他縣(區)至少有1個街道建成示范片區?!绷只鹈髡f。
市區所有市政道路沖洗作業實現全覆蓋
有市民擔心文明城市迎檢“一陣風”,迎檢期間城市環境煥然一新,迎檢結束后又恢復原樣。對此,林火明介紹,環境衛生管理注重平時下功夫,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持續抓好市區環境衛生高質量常態化管理,不斷推動環衛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持續抓好“樣板路”“24小時保潔共建示范區”建設;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死角整治等8項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市區所有市政道路沖洗作業實現全覆蓋,重點路段輔以每天至少2次噴霧抑塵作業,實現全天候無縫隙保潔;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管轄的34座垃圾轉運站、58座公廁每天保持清潔衛生、正常運行,確保復工復產以來市區(含仲愷高新區)日均2000噸垃圾日清日凈和無害化處理,為市民提供整潔干凈的生活環境,為建設一流城市提供一流的環境衛生保障。
同時,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強化日常檢查考評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拉網式抽查、排查,對發現的問題馬上反饋給屬地環衛事務所或保潔公司進行處理,并記錄在案,嚴格考評,擦亮文明城市招牌,提高城市美譽度影響力。
市生態環境園日處理市區垃圾約2000噸
在垃圾清運上,為了整治垃圾運輸車“跑冒滴漏”現象,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通過購置密閉分類壓縮車和垃圾壓縮箱、逐步更新運輸車等措施升級設備,同時加強垃圾運輸車輛管理,完善清運流程,優化清運線路,要求市場化公司全部使用新車上路,保證運輸車輛車容整潔,運輸過程中不得丟棄、揚撒、遺漏垃圾以及滴漏污水。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還專門安排監管隊伍監管運輸車輛,“跑冒滴漏”和車容車況不整現象明顯好轉。
據悉,繼市區垃圾焚燒廠關停后,市區垃圾填埋場也于去年底封場,全市生活垃圾轉運至市生態環境園進行焚燒處理。市生態環境園按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建設和運營目標進行規劃設計,是集固廢處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利用、環保宣教于一體的綜合性環保民生項目。一期焚燒發電項目于2019年9月試運行,目前每天滿負荷處理市區垃圾約2000噸,已實現持續穩定達標運營8個月。兩個配套項目(填埋場、污水處理廠)土建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9.3%,其中飛灰填埋區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完成45%,設備安裝完成后整個園區將實現規范化運營管理,打造成“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生態園區。
記者洪鵲兒 蔡偉健 賴金朗 通訊員鄧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