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商紅新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
昨日上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商紅新做客FM100惠州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學黨史、辦實事,助力惠州城市品質和城市品位建設”這一主題與聽眾交流。
帶方案和簡易工業項目審批時間將壓縮在25個工作日內、全市計劃改造167個老舊小區……今年,市住建局把學習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群眾辦實事,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建設項目快速落地,不斷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提升城市品質、持續改善群眾居住體驗,推動我市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
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55工作日內
“近年來系列改革措施對我市建設項目提速有顯著推進作用。”商紅新介紹,2019年以來,我市聚焦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的難點、堵點、卡點,通過創新制度體系、再造審批流程、深化關鍵環節改革等措施,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實現“一站式”服務,建成全市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
“目前,全市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65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55個工作日以內。”商紅新介紹,截至目前,審批管理系統累計審批事項7500余項,涉及建設項目2900余個,進一步優化了我市營商環境。
“在審批制度改革中,較突出的是大力推行信用承諾制改革。”商紅新介紹,我市對24項技術審查實施告知承諾制、35項行政審批實施容缺承諾制,有效解決了項目業主因申報材料不齊備而無法推進前期工作的難題。
此外,在聚焦項目具體建設方面,去年連續針對工業項目施工圖審查方面進行改革,實行對園區工業項目施工圖審查合格書容缺,出臺土方開挖、基坑支護工程分階段施工報建改革制度,極大加快項目建設開工速度,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同時提出從前期項目準入,到審批流程提速,提供一站式服務,強化落實的首問責任制等12條措施,推動工業園區快速落地、快速開工建設。
商紅新介紹,今年,市住建局將繼續落實改革任務,創新改革舉措,進一步升級完善審批管理系統,提高使用率。加大區域評估、聯合驗收、聯合測繪等主要改革措施推行力度,確保落實到位。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間,其中帶方案和簡易工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在25個工作日內。
運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水平
建筑工程質量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總體水平穩步提升。
“管好工程質量,首先要強化管理,強化全過程監管。”商紅新介紹,我市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強化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負首要責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及質量檢測等單位對工程質量承擔相應責任,出現工程質量問題,依法追究相應責任。2020年度,我市各級住建部門共出動15960人次,專項檢查建筑工地、混凝土攪拌站和檢測機構4919項次,排查出工程質量隱患333個,發出整改通知書132份、局部停工通知書18份,完成排查問題整改333個。
此外,在工程建設質量上,我市還不斷樹立工程質量標桿,組織開展各類工程質量示范引領活動和工程質量創優活動,不斷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促進我市建筑行業質量良性發展,并運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水平。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對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商紅新介紹,我市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住建局成立了全市住建系統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商紅新介紹,我市去年10月開工建設了“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項目”,惠城區去年底還啟動了涉及5個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項目。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將進一步推進。市住建局正牽頭制定《惠州市城鎮老舊小區實施方案》及《惠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2021—2025年)》,今年全市計劃改造167個老舊小區。目前,各縣區正開展項目立項等前期工作。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趙麗霞 吳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