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11至12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耀凡做客FM100惠州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就“強化人社行風建設 提升為民辦事水平”這一主題與聽眾進行交流。
我市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為大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謝耀凡介紹,市人社局開展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通過校企合作、政策服務進校園、精準對接就業服務、加強政策宣傳、職業指導、創業扶持等措施,我市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
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是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人事關系和諧與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謝耀凡指出,市人社局加強多元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機制建設,實行簡易仲裁程序和集體勞動人事爭議快速仲裁特別程序,在惠州市和諧社會第三方調解中心設立惠州市勞動人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增加了調解平臺,并在勞動人事爭議多發的鄉鎮(街道)或園區新設立了11個派出仲裁庭,實行即時調解、就地立案、就地審理、盡快結案。同時,各縣區積極開展流動仲裁活動,實現送“庭”上門,讓群眾少跑腿,為當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服務。
“為讓企業群眾辦事‘跑腿’越來越少、材料越來越簡、時限越來越短、體驗越來越好,我們開展社保服務打包辦,以一網申辦、一窗受理、一張表單、一套材料、一個流程、一次出證為原則,以少填、少報、少帶、少走、快辦為目標,通過一窗受理,串行辦理審批變成多部門并聯審批,并結合速遞服務,實現原本需要3次跑腿的事項‘1次辦好’。”謝耀凡介紹,截至目前,全市社保經辦機構共辦理“打包辦”服務1658宗,大大方便了群眾辦事。
市人社局還為特殊人群辦理社保提供優先服務,為退役軍人、高齡老人(80歲及以上)、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三類特殊群體優先提供社會保險關系轉移、養老保險待遇申領、工傷保險待遇申領、失業保險待遇申領4類108項業務。截至2021年底,共為特殊人群優先服務辦理業務1047人次。
推進根治欠薪冬季行動減少勞資糾紛
歲末年初都是農民工工資結算的高峰期,也是勞動關系矛盾糾紛的易發期。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確保農民工在春節前足額領到工資,市人社局抓緊抓實抓好根治欠薪各項工作,有效降低了勞資糾紛發生率。
謝耀凡介紹,2021年開展根治欠薪冬季行動以來,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行政立案處理(處罰)案件60件,通過協調等非立案方式解決欠薪糾紛2131件,追發工資待遇人數3680人,追發工資待遇8006.31萬元。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2件。
針對當前一些突出風險和問題,謝耀凡表示,接下來我市進一步加強市縣區兩級根治欠薪工作專班及各級成員單位的聯動,強力推進根治冬季欠薪專項行動各項工作,確保在2022年春節前對查實的欠薪案件動態清零。“春節前我們將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件,震懾潛在的欠薪違法行為,確保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取得實在成效。”
新業態從業人員可買工傷和失業保險
近年來,外賣、快遞、網約車等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迅速,促進了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同時網約車司機、快遞騎手、外賣小哥等從業人員職業傷害易發多發問題較為突出,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保障問題也備受關注。去年4月1日起,我市正式執行《關于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試行)》, 8類未建立勞動關系特定人員均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據了解,該項惠民新政受到我市從業單位的歡迎,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843家企業25491人辦理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參保人數排全省第五位,工傷新政擴面效果初現,也更好地化解各類單位工傷風險和維護勞動者工傷權益。
“網約車司機和外賣送餐員等新業態從業人員,不但可以單獨購買工傷保險,法定勞動年齡內的還可以購買失業保險。”謝耀凡指出參加,根據《廣東省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辦法(試行)》,法定勞動年齡內在我省從業的依托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平臺實現就業、但未與平臺或機構等相關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人員,以及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今年1月1日起,都可以購買失業保險。
“申請參加失業保險的無雇工個體工商戶,可在注冊登記地參加失業保險;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本人就業所在市參加失業保險。靈活就業人員憑有效身份證件及就業登記向參保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參保繳費手續?!敝x耀凡表示,靈活就業群體對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辦法》的出臺,有利于保障靈活就業群體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葉曼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