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州市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責任保險哪些人可以受益?(該問題已在線答復聽眾)
今年4月,我市出臺了《惠州市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公眾責任保險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的出臺對進一步健全政府應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提高政府救助能力,有效轉移災害風險,保證遭受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的群眾及時得到經濟補償,穩定災區災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該《方案》)明確,購買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公眾責任保險全市預算總經費每年470萬元,其中市、縣財政投入經費各占50%,將全市所有戶籍人口全部納入保險范圍的同時,將災害發生時處于惠州市行政區域范圍內所有自然人納入保險范圍,這也充分體現了惠州“本地人外地人,來到惠州就是一家人”的情懷。
2、針對流浪乞討人員有什么救助措施?(該問題已線下致電答復)
現行救助辦法只是一項臨時救助措施,所以,我們對流浪乞討人員會進行勸導,引導至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如果愿意接受救助的,一、提供電話聯系其親友匯款或通知其親友接領其離站;二、提供務工信息盡量幫助其找到合適的工作,對于找到工作的提供務工所需的醫院體檢、生活必需用品、交通費用;如想返鄉回家的,我們也提供返鄉車票,如因個人身體健康等原因無法自行返鄉的會護送其返鄉。如果不肯接受救助的人員,會發放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
3、彭女士是一名志愿者,想咨詢今年扶貧濟困日的情況,是否舉辦,有哪些活動?(該問題在節目直播期間現場答復)
根據省、市兩級黨委和政府有關工作部署,今年我市“慈善幸福行”暨扶貧濟困日活動仍然緊緊圍繞“關愛貧困人口,助力脫貧攻堅”這一主題,瞄準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任務,以公眾參與、自愿捐贈、公開透明為原則,以提高社會參與度為重點,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濟困活動,力爭今年全市捐贈總額不低于去年水平。活動所募集的資金,重點用于我市貧困人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任務,及貧困村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促進農民脫貧奔康致富。
為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提高活動參與度,激發社會捐贈熱情,我們計劃于6月30日舉辦活動啟動儀式,宣傳全民慈善理念,傳播慈善文化。在此,我們歡迎所有愛心人士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這項公益慈善活動,共同為我市貧困人口獻一份愛心,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出一份力。
4、殘疾人是弱勢群體的主體,生活是極其困難!一戶多殘的殘疾家庭更是極其困難的,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對一戶多殘的家庭推出一些專門的補助補貼政策,其保證殘疾人的生活狀況可以有效改善!同時也希望殘疾人的兩項補貼可以逐年提高。
網友萍萍你好。感謝你對我市殘疾人事業的關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649號)有關規定,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條件的殘疾人,納入城鄉特困人員供養;符合城鄉低保的殘疾人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和重度殘疾的殘疾人,政府再給予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保障其生活狀況得到改善。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將根據財政收入情況給予相應提高。
5、我想咨詢一下,剛出生的小孩,在第一婦幼查出先天性心臟病,沒法醫治然后轉院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做手術,請問下,嬰兒先天性心臟病有補貼政策嗎?
網友筱斯你好。惠州市戶籍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18歲以下),住院治療的,除享受政府醫保政策待遇(人社部門負責)、政府救助政策待遇(民政部門負責)外,還可報名參加慈善機構開展的“大愛救心”項目。報名參加者,請到戶籍所在地鎮(鄉)民政辦領取表格填表報名。相關問題,可向市、縣(區)慈善總會咨詢(市慈善總會聯系電話:2808327)。目前,“大愛救心”項目活動合作醫院有兩家,一是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是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
若患兒家庭為低保戶、五保戶并已在非定點醫院治療過,可申請“惠州市慈善總會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金”,在患兒戶籍所在縣(區)慈善總會、鄉鎮街道辦領取申請表并辦理相關手續。
6、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標準,但因家庭有人患大重病,造成生活困難,是否可以享受低保?
網友蚊子你好。根據現行低保政策,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不能納入低保。根據你家實際困難,你向當地民政部門申請臨時臨時救助,或向慈善總會申請醫療救助。
7、在職人員,下崗人員,離退休人員家庭可否申請低保救濟?
網友610你好。只要有本市常住戶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符合有關規定,都可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