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大閑置土地盤整的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關鍵的土地資源供給保障。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袁貴平上午(10號)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服務企業特別節目時透露,我市將對長期未動工建設的土地,依法采取收取閑置費乃至收回等措施,避免土地資源的閑置浪費,確保資源能夠高效產出效益。
袁貴平坦言,由于過去的土地粗放式利用,當前我市土地利用效率質量不高。我們存量在珠三角是比較大的。惠州的開發強度整體在9.6%左右,深圳是52%,所以我們的土地開發強度是比較小的,存量比較多的。主要通過增量來解決用地需求。土地的利用效益是排在后面的。
這體現在實體經濟發展上,就是企業普遍面臨用地難題。在惠州市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前六期收集的企業訴求中,超過一半是用地問題。
袁貴平指出,90年代初的"囤地"潮是造成當前我市產業發展用地的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主要原因。為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市大力盤整閑置土地,并規定將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必須6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報批,年度工業用地供應比例不低于50%,積極推動全市自然資源供給向創新高地聚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8年,全市盤活批而未供土地1.82萬畝,超出省下達任務33.7%;處置閑置土地525畝,處置率85.2%。全年,超過八成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于工業項目報批,2018年供應工業用地4485畝,比商住用地供應總量多14.6%,土地利用質效提升明顯。
袁貴平表示,今后,惠州企業用地難題解決將更加高效。土地2:近期,我市還推出了工業用地帶項目出讓及規劃報建審批改革試點、M0新型產業用地政策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落實市委、市政府打造"快一步"行政效率的自然資源保障舉措。
此外,針對一些長期未動工建設的土地,我市將按照閑置土地有關辦法,依法采取收取閑置費乃至收回等措施,避免資源的閑置浪費,確保資源能夠高效產出效益。袁貴平:以前有少量囤地的行為。征地開始說落地難,拿到地又不落地了。那我們馬上實施的政策,閑置的土地,這兩年我們會摸清,把這個閑置的土地盡快利用起來。
在完善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政策體系方面,我市將出臺城市更新的相關配套措施,鼓勵通過盤活存量土地、"三舊"改造、拆舊復墾等方式挖掘內部資源潛力,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袁貴平表示,新一輪機構改革后,市自然資源局承接了原市住建局的規劃的職能。該局將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通過科學的規劃來統籌土地等自然資源利用的規模、結構、布局和時序等。全域發展的角度,我市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試點,將按照"增量提升、存量優化"的思路,通過國土空間規劃將劃定出高質量發展的"增量空間",整合優化現行用地規模布局,充分釋放出城市發展用地的空間。
記者周惠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