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學生已成抑郁癥高的高發群體。在心理障礙病人中,有41%是在校學生。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譚志明上午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時透露,該院正準備設立兒童保健科,開展各種兒童心理問題的預防保健工作。
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人們面臨的心理緊張因素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有二到三億人存在心理問題。患心理障礙的病人中84.5%介于20—40歲,其中50%為都市白領,41%為在校學生,學歷和文化程度都較高。
譚志明介紹,由于認識不足、礙于情面等原因,我國心理障礙患者就診率不到50%,抑郁癥治療率不足10%,而心理障礙患者中通過早期治療80%是可以治愈的。譚志明透露,該院心理門診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心理檢測儀器——“心理CT”。“心理CT”包括269個心理量表的結果分析,檢查內容包括感知覺、智力、情緒、心理發育、焦慮、酒藥成癮等方面,可全面了解體檢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CT測一次成本還是很低的,100來塊錢,全部做下來需要十幾二十分鐘,病人到我們門診,心理醫生首先咨詢,掌握病人的具體情況后再讓病人做什么樣的檢查。
在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的困擾,留守兒童、單親兒童、獨生子女的心理、行為問題尤為突顯。兒童的睡眠狀態也令人堪憂,超過70%的中小學生睡眠不足,25%的兒童有睡眠障礙。更嚴重的是,以往初中開始才會出現抑郁癥傾向,如今小學生已成為患者。譚志明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現在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點異常的舉動,應當多去了解是不是小孩出現心理問題了,在臨床中發現,很多是拖延了,實際上抑郁癥早期發現就干預甚至藥物都不用,心理醫生就解決了,假如不干預老是在隱瞞在拖延,會變為慢性的、難治性的,再嚴重可能出現自殘甚至自殺。
譚志明介紹,該院正準備設立兒童保健科。兒童保健科由兒童心理衛生門診和兒童康復部兩部分組成。兒童心理衛生門診主要為就診兒童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兒童康復部內設有兒童少年心理評估室、兒童發育行為和教育干預中心、感覺統合訓練室、腦功能生物反饋治療室等,為就診兒童提供全方位的評估、康復服務。
記者 楊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