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連通粵港澳大灣區與海西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的重要支點,計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承載區以及科技產業創新活力區。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甘少權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時表示,我市將以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城市"為目標,高標準規劃構建好"三大發展主軸",編制好"一張交通網",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軸線是向東西延伸,惠州作為大灣區東部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將定位為"東部門戶城市"。甘少權表示,圍繞這一定位,我市正在開展新一輪的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修編。
在生態和歷史文化底蘊方面,惠州在大灣區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也是惠州重要的城市符號。因此,在推進新版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過程中,我市將重點劃好生態保護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以及產業控制線三條控制線。其中,生態保護控制線已初步劃定。第一條我們要劃好的控制線,就是我們的生態控制線啊,就是把我們的山海,胡泊,河流這些要怎么保護好。按照我們現在生態控制線的劃定,在初步的方案里面,是占我們1.13萬平方公里的64%,兩級控制線有一級跟二級,合起來占總體的64%。這個是我們的底線也是紅線。
如何主動謀劃與廣州東擴、深圳東進的發展戰略對接,進而聯動港澳,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也是惠州新一輪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修編的重點。甘少權介紹,惠州將構建沿海、沿江、南北三大發展主軸,推動形成"大惠州都市區"。通過對接區域發展軸線和交通廊道,實現城市空間組織的優化配置,形成軸帶集聚發展。東北部有很多山區,我們要構建三條發展軸線,一條是沿海發展軸,沿著香港深圳澳門,沿著我們的海邊拉過來,聯動海西經濟區。另外一條從廣州過來,通過廣州的發展新區,包括增城,到了我們的博羅,我們的羅浮新區,一直連著我們的惠城區到稔平半島,這是一條沿著東江的發展軸。另外,就是一條從我們的海邊大亞灣一直在我們龍門聯動。這三條發展軸。
三大軸線將通過一張綜合交通網來實現。甘少權表示,我市將以空港和海港為重點,依托高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等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的配套規劃,進一步提升惠州城市交通的通達能力,拉通城市骨架。通過三個主軸,惠州將實現與大灣區其他節點城市的聯動,聚集優質的創新要素和生產資源,推動惠州城市核心區的擴容,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記者周惠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