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局長朱偉思上午做客本臺《行風熱線面對面》時透露,我市正加緊推進東坡紀念館、賓興館項目建設,爭取年底前賓興館對外開放,東坡紀念館工程建設完工并組織布展,明年上半年對外開放。
我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葛洪、蘇東坡等480多位歷史文化名人在我市留下文化痕跡。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1處,;省歷史文化街區5條;不可移動文物1000多處、可移動文物9026件等。
如何深入挖掘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使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朱偉思表示,除了抓好日常的保護管理工作外,我市正在通過制定方案、加快推進標志性文化場所建設、鼓勵建設一批民間博物館等方式讓歷史文化資源在我市發光發熱。
朱偉思介紹,除了正在推進的東坡紀念館、賓興館項目,我市正在調整東坡祠景區整體管理使用方案。計劃將東坡糧倉部分作為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承以及其相關文創產品推介中心使用,將東坡祠景區打造成為集歷史底蘊、文化內涵、游覽人氣俱佳的惠州標志性文化場所。我們要把這些文化項目都打造成惠州標志性的文化場所,要把文化場所跟旅游結合起來。
目前市文廣新局正在牽頭制訂《惠州市存量公共設施豐富文化內涵及改進使用管理總體工作方案》。朱偉思:比如說市區范圍內的掛榜閣、合江樓、豐湖書院、豐渚園等公共設施怎么樣充實內涵、提升人氣,讓更多的市民能夠參與進來。
與此同時,民間有很多收藏愛好者,有很多非常好的藏品,市文廣新局正準備開展民間收藏資源的普查,在普查、調研的基礎上,牽頭制訂《惠州市支持鼓勵民間博物館發展的實施方案》,出臺民間博物館認定和管理辦法。朱偉思:鼓勵支持民間博物館的建設,讓民間的好藏品好文物活起來,在民間能夠得到大家的共享。
記者 杜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