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我市環境空氣優良率為87.1%,與去年同期相比,優良率提升3.2%。市環境保護局局長黃水祥上午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就“惠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等問題與聽眾進行;互動交流。他在節目中談到,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焚燒無污染的前提。
今年上半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基本保持穩定,優良率為92.7%,在全國74個城市中排名第六,珠三角排名第三,全省排名第十。8月份,我市環境空氣優良率為87.1%,其中優18天,良9天,輕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2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優良率提升3.2%。
黃水祥介紹了我市目前的空氣質量情況。盡管我市空氣質量指數一直保持穩定,但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增多,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大,成為影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一大“隱患”。據了解,目前,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3000噸/日。預測2015年全市垃圾產生量將達到3680噸/日。
長期以來,我市垃圾處理主要依靠焚燒發電和填埋兩種方式,但現有的垃圾焚燒廠和填埋廠已超負荷運作,新建垃圾焚燒廠迫在眉睫。但垃圾焚燒廠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呢?又如何防治呢?
黃水祥在節目中介紹,垃圾焚燒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主要考慮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焚燒項目廢水產生量不大,且基本可以做到廠內回用,即使在特殊情況下需排放少量廢水也是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不大。
焚燒項目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考慮到垃圾焚燒廢氣中存在重金屬和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質。黃水祥說,我國在制定《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時已結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將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濃度標準與歐盟標準接軌,目前垃圾焚燒項目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做到達標排放。
焚燒項目主要的環境影響來自于事故狀態的污染排放,黃水祥說,在焚燒爐出現故障或煙氣凈化設施效率降低時,含有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煙氣可能存在超標排放的情況,因此焚燒項目的污染控制關鍵在管理,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建設運營,建立和落實嚴格的管理制度,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就不會對周圍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影響。記者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