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初步核查,目前我市4600元以下的相對貧困戶約有8900戶,相對貧困人口2.92萬人。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謝統立上午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就"精準扶貧,強村富民"這一主題與聽眾進行交流。謝統立稱,明年我市將實施新一輪扶貧工作,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定位",避免"人情扶"現象發生。
中央在2013年就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新要求新部署。"精準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我市如何實施"精準扶貧",謝統立表示,我市明年將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定位"。扶貧對象的確定,將經過層層篩選,避免"人情扶"現象的發生。
謝統立介紹,我市自開展扶貧工作來,就確立了"扶貧先扶智"的方針,對有條件轉移就業的貧困戶,建立勞動力資源臺賬和信息機制,分批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同時,舉辦扶貧便民招聘會活動,努力實現"轉移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我市扶貧工作將繼續結合就業培訓、崗前培訓、農機培訓等實施"智力失貧"。針對貧困村初、高中畢業生,也將把技術教育作為轉移勞動力的重要手段。
在節目中,惠城區蘆洲鎮上清村的楊先生反映,他所居住的上清村屬于市一級貧困村,但那么多年來,這個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的村子仍無法摘掉"貧困"的帽子。謝統立對此表示,目前惠東縣北部、龍門縣山區、惠城區北部山區以及博羅縣博東片區等地仍存在因資源利用、交通閉塞等問題帶來的相對落后現狀。這些地區,也將是我市開展"十三五"期間扶貧工作的主戰場。我市將實施扶鉤幫扶,整合交通、水利、農業、林業等資源,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記者林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