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我市在全國先行先試、率先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基層民政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任和培養一批"民政專員",解決基層民政工作人力不足和服務不專業、不到位的難題。市民政局副局長陳志誠上午做客惠州電臺《行風熱線》欄目時透露,全市200名基層民政專員將在7月底正式上崗。
民政工作千頭萬緒,共涉及專項社會行政事務管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軍隊和國防建設、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等方面的60多項事務。此前,全市71個鎮街僅有少數鄉鎮設立了民政辦,且民政業務工作人員配置僅為1-2人。這些人員多身兼數職,還要兼顧民政以外的業務。這造成基層民政工作保障不到位,民政政策和惠民措施無法及時有效落地。
陳志誠表示,我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基層民政工作的實施意見》就是要加大保障力度,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從制度的全覆蓋到實際工作、實際保障人群的全覆蓋,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困難群眾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通過在機構限額內鎮(街)單獨設立或在社會事務辦加掛牌子的方式,目前,全市71個鎮街的民政辦均已掛牌。在人員配置上,《意見》明確提出,每個鎮(街)將根據戶籍人口數量,按照不少于4人的標準配備專職民政工作人員,每個村(社區)從村(居)委會成員中設立1名民政助理員,負責村(社區)基層民政各項事務。
陳志誠介紹,目前,民政助理員配置目標已完成。本月底,全市近200名基層民政專業服務隊也完成組建,并在7月底前完成培訓上崗,將全面提升我市基層民政工作的專業化。鎮一級別、村一級都有民政的專干來負責具體的事務,就是讓這一批人能夠真正沉下身,來去開展相關的服務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政府相關的民生政策能夠及時傳達到老百姓中去,也能夠把老百姓具體的需要我們解決的難點問題,通過工作人員及時收集到我們這里來,幫群眾解決具體的問題。
為確保這項工作有序推進,從今年起,我市將購買民政專業服務隊人員及相關設備的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其中,市財政對惠東、博羅、龍門三個縣購買人員經費按每人每月1500元標準給予補助。此外,實行鎮(街)非在編的民政專干、基層民政服務隊民政專員、村(社區)民政助理員和鎮、村級公辦民政服務機構非在編工作人員專項補貼制度,每人每月按300~500元標準予以補貼,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鄉鎮、村居一級的民政工作經費今年起也將列入縣級財政預算,按鎮(街)戶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標準進行撥付。
我市還計劃以敬老院為基礎,整合民政資源和服務,在全市所有鎮(街)建設基層民政綜合服務中心。今年,我市將在每個縣區選擇1~3個條件基礎較好的敬老院開展試點,爭取全市20%以上鄉鎮(街道)建成基層民政綜合服務中心;到2020年,爭取在全市所有鎮(街)實現全覆蓋。
記者周惠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