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范疫情輸入的嚴密防線,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是當前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要務。市工信局副局長張世鋅上午(8號)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時透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做到"兩手抓、兩促進"。截至4月8號,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9.8%,返崗率92%,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取得階段性成效。
2月10號,位于博羅縣湖鎮的鼎冠塑膠玩具有限公司順利復工復產,是我市首批復產的企業。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公司復工率已超過九成,產能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韓燕說,這個成果是以政府服務和企業自身嚴格防控為基礎的。市工信局副局長張世鋅:我們是非常有信心,市領導,還有縣的領導啊,鎮領導的話都會過來檢查、指導,我們嚴格按照領導的要求去實施,還有物資準備的話是充足的。
韓燕口中的檢查指導是惠州疫情期間為推動復工復產建立起來的常態化機制。2月以來,我市采取"四級聯動"的形式幫扶企業(項目)復工。市工信局副局長張世鋅:我市成立了市級、縣(區)、鎮(街)、社區(村)四級聯動的工作組,約2萬名工作人員實行企業網格化管理服務,實現了重心下沉,駐點服務。在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重點打通企業復工復產中的"堵點",如物料供應難、招工難、運輸配送難、防控物質緊缺等問題,全力保企業訂單、保訂單交付、保項目開工。
張世鋅介紹,對于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等重要行業,及重點產業鏈企業,我市采取了"一企一策"跟蹤服務,集中資源和力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對全市94宗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派駐了聯絡員,從用工人數、到崗人數、疫情防控物資落實和原材料備料等方面建檔立卡,"一企一策"精準護航,統籌資源,保障項目復工。
在防疫物資保障方面,我市全力推進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復產擴產轉產,有效擴大企業采購防控物資渠道。對疫情物質準備不充足的中小企業,我市按照"應急優先"原則,通過縣區為企業發放一批防控應急物質,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口罩54.405萬只、防護服800套、測溫儀670個、護目鏡1088個、消毒水6.9噸、消毒粉2.6噸。
有了物資和配套服務的強力保障,我市的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取得階段性成效。市工信局副局長張世鋅:截至4月7日,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9.8%,返崗率92%。我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一共有2695家,基本上都復工復產,還有未復工的5家企業并非受疫情影響,而是由于其他原來造成的。
今天0點,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惠州可能面臨武漢籍人員返惠務工的新形勢。張世鋅說,市工信局將繼續督導企業落實好相關的疫情防控措施,更好地推動惠州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市工信局副局長張世鋅:我們之前防疫期間的措施已經做得很到位,所以惠州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里面大范圍的疫情傳播,即使湖北武漢的人員回來了,實際上外面的工廠在現階段都沒有放松,我們每天都戴口罩,吃飯還是隔開。基本都是兩點一線,工人少外出,都是宿舍到車間這樣來走的。所以湖北人員回來后,我們還是繼續采取這樣的措施,嚴格遵守衛健部門的指引,我相信還是可以把這項工作做好。
記者周惠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