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4月,全市郵政快遞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1.36億元,同比增長7.51%;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744.97萬件,同比增長3%.
近年來,我市郵政快遞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業務量、業務收入迅猛攀升。目前,全市共有郵政營業網點164個,快遞法人企業141家,快遞注冊分支機構327家,備案末端網點636個,行業從業人員1萬5000多人。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市郵政快遞業依然保持增長態勢。1-4月,全市郵政快遞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1.36億元,同比增長7.51%;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10億元,同比增長10.76%。其中,快遞收入累計完成12.25億元,同比增長10.32%。
面對全市村(居)封閉式管理模式、快遞不進小區等"最后一公里"投遞難題,市郵政管理局指導全市寄遞企業,按照國家郵政局提出的"要積極推廣定點收寄、定點投遞、預約投遞、智能快件箱模式",積極尋求不同的途徑來保障快遞服務的暢通。
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鐘道良介紹,疫情期間,我市寄遞企業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保障了物流工作不間斷。對一些投遞人員、分撥人員還有車輛等等,都進行了嚴格的一些要求,比如說我們對快遞人員的基本的防護要求就是每天上崗前,都準確的測量體溫,體溫正常了才可以上崗。工作期間呢,要按照我們的指引,科學佩戴口罩。同時加強這洗手衛生,接觸郵件快件的時候,或者公共物品的時候要佩戴手套,處理完快件以后,還要及時的吸收消毒。
我市鄉鎮快遞網點已實現100%覆蓋。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鐘道良上午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時介紹,我市將積極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實現"快遞進村",到2022年底,我市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近年來,老百姓對快遞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通過推動"快遞下鄉",我市已實現鄉鎮快遞網點100%覆蓋。鐘道良:我們惠州市49個鄉鎮,都設立了郵政、快遞網點,鄉鎮郵政、快遞網點覆蓋率保持100%,全市1043行政村直接通郵率也是100%,已備案村級快遞末端網點現在是419個。
當前,快遞服務正從"快遞下鄉"向"快遞進村"這一更加普惠的方向發展。鐘道良說,快遞要進村,面臨點多、面廣、路程遠等難題。對快遞公司來說,通往自然村的網絡、投遞郵路的設置,往往需要較大成本。另一方面,自然村快遞量較少,派送成本同樣大。對此,市郵政管理局正在積極引導不同郵政快遞企業進行聯合,將快件集中起來統一派送,實現"快遞進村"。鐘道良:我們就推出了"快快合作"、"郵快合作"這種模式,就是說集中幾個品牌,或者所有的這些聚到某個自然村里的這些快件集中起來,這樣一天可能就有十幾二十個,由統一的一個快件公司進行派送,這樣減輕了快遞公司的一個成本,也方便了我們村民的用郵水平。
目前,市郵政管理局已推動快遞企業以惠城區橫瀝鎮大嵐片區為試點,采取"快快合作"模式和投放智能快遞柜的方式,實現了"快遞進村"。試點以來,該網點快遞派件量不斷增加,由原來日均100票,增加到現在的300票左右;同時,快遞送達時效全面提升,由原來最快要到下午4點才能完成的快件派送任務,變成當天下午1點30分前就能完成。通過試點,村民收取快遞更加方便,企業運行成本也有所下降。
鐘道良表示,該局將通過落實《惠州市"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加快推進"快遞進村"。鐘道良:我們就是說,明確到2022年底,我市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城鄉之間流通渠道基本暢通,農村綜合物流服務供給力度明顯加大,快遞服務"三農"成果更加豐碩,廣大農民群眾,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遞服務,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記者 吳穎 報道